浅论智障奥尔夫音乐治疗对智障儿童干预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现有资料和临床观察入手,通过智障儿童案例,在系统梳理智障儿童病症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奥尔夫音乐对智障儿童的干预作用,并开展了积极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对智障儿童进行奥尔夫音乐治疗是行之效的。
关键词:音乐艺术;艺术社会学;音乐治疗;奥尔夫音乐;智力障碍儿童;干预;社会价值
:A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主要表现特征

由于先天缺陷或受后天因素导致的智力障碍儿童,已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尤其对个体家庭往往成为难以言表的痛苦,因此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和矫治正日益受到重视。根据现有资料和临床观察,智力障碍儿童的外在表现尽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总体而言必定在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控制、逻辑思维以及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展障碍甚至是某一方面较为严重的能力缺失。智力障碍儿童在同等条件(环境、强度、任务等)下与正常儿童相比,其心理水平、生理条件、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行为特征等方面的表现明显偏低。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IV)对智障儿童进行的评估分类,依据智商分级水平,智障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通常而言,正常人的智商在90及以上,70为零界。轻度智障介乎50—69,中度智障介乎25—49,严重智障则在25以下。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在某些心理及行为方面如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社会适应方面等存在着较多典型的同一性特征。

二、奥尔夫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标准程序

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对智障患儿仅仅利用医学途径较难达到彻底的治疗效果,而加强音乐疗法的探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奥尔夫音乐体系以“原本性音乐”为主轴,提出了追求朴实性、主张整体性、注重实践性、提倡普及性、强调创造性、坚持开放性这六大理念。其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一个视角,就是主张从儿童的本性出发,以快乐的、游戏的、易于接收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体验甚至创造音乐。奥尔夫明确指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之处在于其探索精神及亲身实践所获得的体验和经验,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儿童在“做”的过程中主动性、想象力和独创性的发挥,因此“好不好”并不关键,“做不做”才是根本。这就为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开展对智障儿童的康复矫治提供了明确指引,而且极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奥尔夫提倡综合音乐及其自主表达和展现,把音乐、舞蹈、语言甚至绘画等多种手段结合应用,通过节奏朗诵、歌唱、舞蹈、演奏乐器、源于:毕业www.808so.com
情景游戏等多种形式,不仅着眼于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在语言表达、认知想象、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方面恰恰正是智障儿童矫治训练的目标所在。运用奥尔夫理念开展个性化、游戏式的训练,可以有效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在唱游、律动及敲奏乐器中学习粗大动作(如跑、跳、行走、爬、伸展)及精细动作(如手眼协调、抓握能力、敲、拍、手指独立操作),进而加强感官刺激,促进动作协调,提升肢体力量的平衡性;通过唱歌或模仿日常生活中各种趣的声音如蛙鸣、鸟叫、汽车喇叭等,可刺激患儿的发音意愿和语言功能,提高其发音清晰度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奥尔夫音乐的快乐歌唱结合身势运动,增强患儿对音乐内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强化其思维的条理性、全面性,逐步建立起对外部事物的内在解构能力;而通过群体音乐治疗,即采用两人或多人的配合竞赛游戏,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及彼此分享的乐趣,有助于提高智障儿童的情绪控制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正是由于奥尔夫音乐体系具有上述独特的理论视角,自1963年GertrudOrff教授与医生、心理学家、特殊教育家联合开展残障音乐教育研究以来,奥尔夫音乐疗法也逐渐在众多音乐治疗体系中崭露头角,被许多盲人、聋哑人及语言治疗学校、智障儿童教育机构用于康复矫治实践。临床研究表明,奥尔夫音乐治疗的有效开展和实施,需要治疗师针对患儿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模式和治疗计划,并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三、奥尔夫音乐治疗对智障儿童的实践干预

根据课题需要,笔者自2011年3月初至2012年2月底,在南京某特殊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业务实践,运用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念和方法,对5名智障儿童开展了集体治疗与个体治疗的干预研究,取得良好进展。现对照两个案例,进一步阐释奥尔夫音乐治疗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干预的整体过程、模式及效果分析。
鹏鹏(化名),男,11岁,被确诊为中度智力障碍,现就读于特殊小学四年级。不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不集中,行动非常缓慢,有轻微情绪行为,说话吐词不清,但对音乐有较高敏感度,在聆听音乐时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上课常会突然主动站起来开心地扭动身体。喜欢被人关注和表扬,通过指导能够配合治疗师完成相关音乐活动。
通过对鹏鹏的观察以及对其家长、班主任的了解,总结出上述个案信息,在进行细致分析后,制定如下治疗计划,每一个短期目标的训练将对应一个或多个长期目标,每一个干预活动也对应着一个短期目标。

(一)治疗形式:集体治疗和个体治疗相结合。

(二)具体方法:奥尔夫音乐疗法。

(三)治疗时间:2011年3月—2012年2月。

(四)长期目标(Goal):1、提高运动协调能力;2、提高与人沟通交流能力;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提高情绪行为自制能力;5、提高注意力。
(五)短期目标(Object):以1个月为治疗周期,通过2—3个治疗周期实现以目标:1、能够建立友善的治疗环境,与同伴友好相处(G2、G3);2、在所设置的情境中,能够通过治疗师的引导主动向同学问好三次(G2、G3);3、对治疗师播放的音乐能够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是否喜欢(G3、G4);4、通过音乐治疗活动,能够一分钟步行移动15米(原来等时间平均移动12米)(G1)。5、攻击行为减少到三次以下(G4)。6、通过强化物的强化刺激,能保持2分钟的注意力(G5)。
(六)奥尔夫音乐治疗干预活动安排(此处为第一次的活动安排,其余不赘述):1、布置治疗室,摆放鹏鹏喜欢的“喜羊羊”等卡通图画,消除鹏鹏对治疗环境的陌生感;治疗师和大家一起先唱《你好歌》,然后大家依次问好(O1、O2、O5、O6)。2、聆听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告诉大家自己是否喜欢这个歌曲(O3、O5)。3、乐器演奏:让鹏鹏选择自己喜欢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然后让其即兴演奏,并说出演奏时想到什么,演奏所表达的意思(O3、O6)。4、参与治疗活动:治疗师带着大家在《雪绒花》三拍子的旋律和节奏下,进行手拉手按照三拍子的节奏前行和后退(O1、O4、O5、O6)。5、齐唱《再见歌》,互相点头招手,示意作别(O1、O2、O5、O6)。6、在三拍子进行曲节奏的音乐背景下,按次序走出教室门(O1、O2、O4、O5、O6)。
鹏鹏注意时间变化图
在制定目标后,通过治疗活动和行为观察,对鹏鹏进行有效跟踪评估,并加以记录研究,为下阶段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经过一年的持续渐进式治疗,通过对鹏鹏的语言、认知、社会往、情绪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整体反馈良好,基本实现了奥尔夫音乐治疗预期目标(评估过程及报告此处不赘述)。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疗法主要采用音乐活动、语言训练等方式,让智障儿童亲身参与、直观体验来逐步改善和缓解其心身障碍,在奥尔夫音乐治疗中获得补偿性的提高。接受了奥尔夫音乐疗法系统干预研究的5名智障儿童的家长和老师一致反映,患儿对音乐的热情度明显提高,参与集体活动并与同伴交流的主动性有所增强,语言表达有所改善,开始有了少量主动语言交流,运动协调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实践也表明,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奥尔夫音乐治疗需要切实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必须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独特的方法,才能有效发挥奥尔夫音乐疗法的优势。今后仍需加以持之以恒的综合性研究探索,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为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及技能的良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徐智本)

点赞:11853 浏览:4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