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自然“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苏轼的《赤壁赋》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之作,蕴藏着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而高中生年龄较轻,阅历尚浅,按常规解读文言文的方法,往往会纠缠于细枝末节,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精髓。但是,文学即人学,是人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生命的方式,《文心雕龙》有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如果能从作者体验生命的角度,按照体验美学原理去把握文章,会更贴近文章写作实际,效果会更好。笔者在此尝试从体验美学角度,来解读《赤壁赋》。
“美学研究中有一种思潮,它以‘生命活动’为审美的本原,以‘体验’为审美的核心,更以‘精神超越’为其指向,在三者的交互关系中来把握审美活动的性能,这样一种理念或可称之为生命体验论的审美观,提高一步,也就是生命体验美学了。”简单说来,这种审美植根于现实生命活动,萌发于其现实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在此基础上自我超越、转形并提升为具有超越性的审美体验。这个审美过程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状态。《赤壁赋》就是苏轼在生命体验状态下的一次审美追问。
那么在引导学生解读这篇文章时,就要抓住这一内在脉络,沿着他生命体验的审美过程把握文章的写作内容,进而理解作品主题,尤其要抓住“情”的发展这一线索,因为审美对生命本真的体认并不表现为直接的意向追随,而是重在情感体验和品味,情感导向是审美活动的独特标志。所以抓住“情”的变化,就抓住了文章的神髓。这样来看全文的话,就会发现,第一节写夜游赤壁的生命活动,情感“乐甚”;第二节写扣舷而歌,箫声呜咽,情感转悲;第三节写客生发人生短促之感,情感消沉;第四节思辨,情感由深沉转为明朗;最后一节写这种探问获得了结果,心灵自适,精神的“彼岸“和现世的”此岸“达到了暂时的和谐统

一、情感是“喜”,和文章开头的情感圆融共同。

再来具体解读这一个生命体验审美过程。
一二节写的生命活动,是自然的一种生命体验。夜游赤壁,清风徐徐、江水清平,景本无心人有情,作者在这自然面前打开了心灵,深为自然之美而激,这种生命的体验愉快惬意。继而又感受到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天光、水色相接,辽远广阔,清幽静寂,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做出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举,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景情相融相生,到达了审美的瞬间高峰体验。
但是生命的体验是不会停顿的,也不是也一个个独立的片段,下一瞬的体验就是这一瞬体验的发展。所以当美景乐情达到极致时会继续有感有求,紧接着作者吟歌,客吹洞箫,写作原创论文www.808so.com
者见美景而思美人,这是心灵的自然流向,以“望美人兮天一方”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与失意。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洞箫的音调悲凉、幽怨,于是作者的情感也为之一变,由欢乐转入悲凉。
其实这两节写出的正是作者感物及情的过程,这和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文化、艺术创作的心理源流一致。《文心雕龙·感物》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虽然说的是艺术创作的原理,但也能看出审美的本质,揭示了创作的生命体验性特点。
第三节则以客人的口吻体现了自己体验人生的另一种思考感悟,那就是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作者连用了三个问句生发文理转折。这正是心灵自我探求的的一种体现。作者问客“何为其然也”,引出客人解答生发这种悲凉之意的原因。而客以两个问句设置一个强烈的辨识情境,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接着,追述了当年曹操破刘的往事。那时的英雄人物,而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辈,渺小如蜉蝣,怎能不羡慕长江之无穷尽。客的悲慨正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深层思索的表现,由外物兴感,追寻普世的人生宇宙观的一个答案,这正是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而这也给苏轼带来了一个关于生命体验、人生态度的新的思索的契机,使得这种体验可以更近一层,在观照生命存在的同时,跳出宇宙人生,寻求一种更为超脱的美学理念,让精神可以自由翱翔,逍遥于八极万仞。无论这个客是真有其人,还是作者设置的另一个自我,但主客的和谐还是能让这种关于生命审美体验去到一个更为自然的彼岸。
上一层次客人的关于人生的消极之感,让作者展开了新的思考。他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江水、明月为喻,从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的角度,辩证地求索生命的本质。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这样,作者获得了人与天同质的感悟。而后,作者又从人与天的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追问。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宇宙浩瀚,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至此,关于生命与宇宙的关系的思考,作者获得了超越, 天人合

一、超脱、随缘自适,精神逍遥,达到了精神的终极关怀指向的审美愉悦境界。

结尾一段,正是生命体验获得了超脱之后,重新回归于现实生命活动的表现。情感重又“喜”,但是此“喜”不同于开头的“乐”,而是精神自由后的“乐”,这种体验、妙悟后的愉悦使得主客二人均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东方之既白”,表面上是写二人醉酒而不知道晓色已至,实际上体现的是心灵世界获得安顿、内在生命获得感发后,现实生命存在状态的一种超越,体现了审美的终极意义。
《赤壁赋》沿着生命体验的情感脉络,实现了自我精神自由、精神超脱的审美追求。在艺术表现上,也相当鲜明地体现了“体验”在文学创作中会使“形象具有诗情画意”的作用。宋代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七甚至以自己的体验来验证此赋述景之妙:“余尝中秋夜泛舟大江,月色水光与天宇合而为一,始知此赋之妙。”可见作者入于现实生命活动,对于外物所感凝结精粹,形象的诗情画意自然流于笔端。
从生命体验美学角度解读《赤壁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情感主线,领会哲学内蕴。教无定法,文本解读也各有妙法,尝试不同的文本解读方法,也许会给教学带来不同的收获。,心灵自适,精神的“彼岸“和现世的”此岸“达到了暂时的和谐统一,情感是“喜”,和文章开头的情感圆融共同。再来具体解读这一个生命体验审美过程。一二节写的生命活动,是自然的一种生命体验。夜游赤壁,清风徐徐、江水清平,景本无心人有情,作者在这自然面前打开了心灵,深为自然之美而激,这种生命的体验愉快惬意。继而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4514 浏览: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