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创新能力外国生革新能力培养方式基本因素、特点及其启迪学年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技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808so.com
术的全球化竞争最终转化为各国人才的竞争,因此许多国家已将研究生教育视为关系到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英美德法等国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多维比较,旨在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因素和特点,并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为我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外国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基本因素基本特点比较与启示

一、基本因素

1.创新的教育理念是前提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对教育实践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所以首先要在教育战略上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美国研究生教育从政府文件法规入手,将创新能力列为研究生培养目标之一,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足够重视。以美国在1983年发表的《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例,该报告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应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并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不能机械训练;在研究生专业学习和创造精神方面应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研究生院所组织的活动必须有助于研究生创造、探索精神的发展,否则应予以取消;研究生教育计划应使学生智力与知识密切结合,不能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受到阻碍或拖延。
日本“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对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核心主题,采取了创新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式等一系列措施,带动了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使日本研究生教育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从科技论文数量来看,在SCI、EI数据库中, 日本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类论文自1990年以来仅次于美国,一直稳居第二。
2.完备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完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与学科相关的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两类。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迅速,要有所创新就必须把握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因此,研究生只有在学习了大量课程、不断充实新知、系统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此外,当前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越来越依赖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进一步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教学,即培养具有完备专业知识的研究生。从研究生个体成长来看,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扩展了其课程学习的广度,有利于其从多学科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成为其科研创新的来源。
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在横向上寻求学科内容充实丰满,在纵向上保持学科间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以迈阿密大学体育管理硕士课程体系为例,分为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部分,学生必须修满30学分。其中必修和核心课程占22学分,包括体育设施财务管理、体育基金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学、体育财务学、体育营销学、体育运动管理与领导学等课程。
在英国等欧洲国家,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一对一师徒制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因此,通识课程因素被纳入到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中,在培养过程中给研究生提供“可迁移的技能”和“通用性的知识”。如英国的研究生教育理事会曾发布规定,要求大学为博士生开设通用性技能方面的课程。[3]
3.灵活的教学和管理是途径
课程实施最终落脚于教学实践活动,授课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传统的讲授教学在基础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在以研究和发展知识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中显然是不够的。
研讨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生生之间得到充分的思想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课题研究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学术交流(如学术讨论、学术会议)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还能够在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中获取最新的学术前沿并感受科学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如美国研究生课程授课形式多除了必要的课堂讲授外,更多的是研讨班教学、社会实践和实验室轮转以及邀请资深人士来校授课或演讲等。
4.高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
加拿大散文家斯蒂芬·利考克教授曾指出,牛津大学之所以成功,“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不如说同导师一起学到的,对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可见,导师对其学生影响之深远。换言之,只有在具有科研创造能力的导师带领下,才有可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生。事实上,这种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还是一种情感关系和人格关系,学生在与导师的不断接触中继承导师的治学态度和科研精神并发扬于其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探索与追求上,从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创造力。如德国的“学徒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这种师生关系的典型代表。

二、基本特点

1.多样性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目标,但针对各国不同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状况,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呈现出培养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学术型培养模式、专业型培养模式和协作式培养模式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的三种主要方式。学术型模式培养的是大学的教授和学者,要求研究生在学术理论上能够创造新知识、开拓新理论。
2.实用性
第一,培养目标的实用性。该特点在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诚如上所述,协作式培养方式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或研究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达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学校教育的宗旨之一,研究生教育也不该例外。第二,培养内容的实用性。当前,研究生的毕业流向除了高校或科研机构之外,更多的是进入企业等其他学术界之外的部门。而在非学术部门的工作环境中,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也是工作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内容增强了职业导向的实用性,以帮助研究生顺利就业。第三,培养方式的实用性,即利用自身优势,选择适切的培养方式。韩国和日本虽然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但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成功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善于吸收其他发达国家的教育成果,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更好地发展自身。源于:论文范例www.808so.com

点赞:6709 浏览:1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