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新疆新疆区域经济差别与收敛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Solow、Swan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国家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话题之一。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收敛是指,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趋势,经济的发展最终将趋于稳定状态。收敛问题分为三种假说:σ收敛、β收敛与俱乐部收敛。σ收敛是指地区间经济差异随时间的推移出现逐渐缩小的趋势;β收敛是指区域经济平均增长率与其初始经济水平负相关;俱乐部收敛是指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各自内部存在着收敛现象,而这两类地区间往往并不收敛,这种地区间的收敛被称为俱乐部收敛。
新疆地域广袤,地区间距离遥远,并且地区间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显,新疆区域经济的差异关系到中国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研究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其收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新疆区域经济是否存在收敛趋势?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下的内容中,利用标准差系数、β收敛的初始计量模型、泰尔指数,将σ收敛、β收敛与俱乐部收敛放在一起,顺次研究新疆区域经济的收敛趋势。

一、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分析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由于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所辖各区的生产总值不全,所以研究区域不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在此,以新疆12地州,及12地州所包括的8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12地州及所属县市分别是:吐鲁番地区,包括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哈密地区,包括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昌吉回族自治州,包括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伊犁州直属县(市),包括伊宁市、奎屯市、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塔城地区,包括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阿勒泰地区,包括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富蕴县、福海县、哈巴河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包括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包括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阿克苏地区,包括阿克苏市、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乌什县、阿瓦提县、柯坪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包括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喀什地区,包括喀什市、疏附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地区,包括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

(二)新疆区域经济的σ收敛分析

1、12地州经济差异及σ收敛
首先对新疆1995—2010年间,12地州经济的差异及收敛进行分析。一般地,用人均GDP对数的标准差作为σ收敛指数,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差异情况,用人均GDP(现价)对数(常用对数)的标准差系数(标准差除以平均数)作为σ收敛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差系数不断增大,说明经济的差异增大,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808so.com
不存在σ收敛,反之,标准差系数不断减小,说明经济的差异在减小,即存在σ收敛。计算出1995—2010年间,新疆12地州人均GDP对数的标准差系数,见图1。
分析图1,1995—2000年间,12地州标准差系数在不断增大,说明12地州经济的差异在不断扩大;2001—2002年,12地州标准差系数略有减小,说明12地州经济的差异略有缩小;2003—2006年,12地州标准差系数在不断增大,说明12地州经济的差异又一次增大;2007年,12地州标准差系数比2006年略有降低,说明12地州经济的差异略有缩小;2008年,12地州标准差系数比2007年略有增大,说明12地州经济的差异略有增大;2009—2010年,12地州标准差系数略有减小,说明12地州经济的差异略有缩小。
分析原始数据发现,1995—2000年间,南疆四地州,即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其他八地州;2001—2002年间,南疆四地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八地州;2003—2006年,南疆四地州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其他八地州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07—2008年,地区经济差异出现波动性,也是由于南疆四地州经济增长速度与其他八地州不一致造成的。2009—2010年,南疆四地州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八地州。
1995—2010年间,新疆12地州的人均GDP对数的标准差系数(以下简称标准差系数)呈现出波动性,总体上,标准差系数略有增大。因此,新疆12地州经济差距不断增大,12地州间经济的差异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σ收敛。
2、 12地州所属县市经济差异及σ收敛
12地州所属县市人均GDP对数的标准差系数见表1。分析表1,1995—2010年间,虽然吐鲁番、塔城、阿勒泰、克州、和田等五地州所属县市的标准差系数波动性强,但是总体上,五地州标准差系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说明该五地州所属县市经济的差异在拉大;哈密、博州、巴州、喀什等四地州的标准差系数波动性强,总体上,该四地州的标准差系数略有缩小,说明该四地州所属县市的经济差异略有缩小;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和阿克苏地区所属县市的标准差系数波动性弱,总体上,该三地州的标准差系数在缩小,说明该三地州所属县市的经济差异在缩小,其中,昌吉州和阿克苏地区所属县市的经济差异在明显缩小,伊犁州直属县市的经济差异呈两阶段性的缩小,1995—2004年,其标准差系数不断缩小,但是到2005年其标准差系数突然增大,之后又不断缩小。因此,1995—2010年间,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和阿克苏地区等三地州的所属县市经济差异存在σ收敛,其余九个地州的所属县市经济差异不存在σ收敛。

(三)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β收敛分析

β收敛是人们考察不同地区间经济趋同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地区间存在β收敛,才会有地区间的σ收敛。考察β收敛经典的计量模型为:ln(Yit/Yi0)=a+blnYi0 +εit
εit —N(0,σ2) (1)
其中:Yit为第i个地区在t 时期的人均GDP,Yi0为初始期的该指标。如果估计的b为负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则说明不同地区间人均GDP 的平均增长率在0—t时段与初始时期的人均GDP水平呈现负相关,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比发达地区要快,因而存在β收敛。
新疆12地州所属县市数量较少,不适合用模型(1)来检验12地州所属县市经济差异是否存在β收敛,在此,利用模型(1)只检验12地州间经济差异是否存在β收敛。
通过观察1995—2010年,新疆12地州人均GDP对数的标准差系数发现,2000年是新疆12地州经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808so.com
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拐点,因此,将时间段划分为:1995—2000年、2001—2010年、1995—2010年。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别检验模型(1)的显著性,以便检验新疆12地州经济差异是否存在β收敛,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1995—2000年,虽然常数a和系数b都通过了概率度为0.05的检验,但是,b=0.215>0,说明该时期新疆12地州经济差异不存在β收敛;在2001—2010年和1995—2010年,常数a和系数b没有通过概率度为0.05的检验,并且b>0,说明在这两个时期,12地州经济差异也不存在β收敛。总之,在1995—2010年间,新疆12地州经济差异不存在β收敛,并且由前面的分析得出,新疆12地州经济差异也不存在σ收敛。

(四)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及俱乐部收敛

为了分析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是否存在俱乐部收敛,采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考察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及俱乐部收敛。
T=∑Ni ×log(Ni/Wi)+∑Ni×Ti=组间差距+组内差距 (2)
式中:T表示新疆泰尔指数;i是按某种特征划分的组数,这里i= 12(12地州);Ni是第i组(地州)的人口在所研究总体(新疆12地州)的人口中的比重;Wi是第i组(地州)的生产总值在所研究总体(新疆12地州)的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T i=∑(nij/ni)×log(nij/ni)/(Wij/Wi)
式中:Ti是未加权的组内的泰尔指数;ni是第i组人口,nij是第i组中第j县(市)的人口;Wi是第i组生产总值,Wij是第i组中第j县(市)的生产总值;∑Ni×Ti是加权组内泰尔指数。
类似地,如果以生产总值作为权重,则有
T=∑Wi×log(Wi/Ni)+∑Wi×T i=组间差距+组内差距 (3)
式中:Ti=∑(Wi j/Wi)×log(Wi j
/Wi)/(nij/ni)
为了研究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的大小,定义组间贡献率和组内贡献率为:
组间贡献率=组间差距/ T(4)
组内贡献率=组内差距/ T(5)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区域中所占的生产总值份额等于该地区人口在整个区域中的人口份额,即Ni=Wi,则log(Ni/Wi)=log(Wi/Ni)=0,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差异绝对均等,此时泰尔指数值为0;当生产总值份额很大而人口份额很小,则说明整个区域的生产总值主要集中在较少的区域,经济差异很大,泰尔指数趋于1。也就是说泰尔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0—1,泰尔指数越大,则表明地区经济差异越大。
根据上述公式(2)—(5),分别计算出人口加权和经济加权的组间差距(地州间差距)、组间差距贡献率、组内差距(各地州所属县市差距)、组内差距贡献率及泰尔指数,具体数值见表3。
1995—2010年,人口加权的区域经济的差异:组间差距和贡献率大于组内差距和贡献率;组间差距除1998年、2001年、2007年、2009—2010年下降外,其余11年间呈上升趋势,组内差距除1998年、2001—2003年、2008年、2010年下降外,其余10年间呈上升趋势,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呈现出波动性,总体上,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呈扩大的趋势;泰尔指数也呈现出波动性,2008—2010年泰尔指数在下降,总体上泰尔指数在增大。
1995—2010年,经济加权的区域经济的差异:组间差距和贡献率小于组内差距和贡献率;组间差距除2007—2010年下降外,其余12年间呈上升趋势,组内差距除1998年、2001—2002年、2007年、2010年下降外,其余11年间呈上升趋势,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呈现出波动性,总体上,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呈扩大的趋势;泰尔指数也呈现出波动性,除1998年、2002年、2007年、2010年泰尔指数在下降,总体上泰尔指数在不断增大。
1995—2010年,以人口加权的区域经济差距,12地州间的差距大于12地州所属县市的差距,全域性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以经济加权的区域经济差距,12地州间的差距小于12地州所属县市的差距,全域性的经济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不存在全域性的收敛,12地州间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由前述的分析,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和阿克苏地区所属县市的经济差异存在σ收敛,说明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和阿克苏地区间存在俱乐部收敛。

二、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标准差系数、经典的β收敛模型及泰尔指数,首次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中忽略区域间空间相关性对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一是通过计算σ收敛指数和检验经典的β收敛方程,发现新疆12地州经济差距不断增大,12地州经济差异不存在β收敛,也不存在σ收敛;二是通过计算各地州所属县市的σ收敛指数发现,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和阿克苏地区所属县市经济差异不断缩小,该三地州所属县市经济差异存在σ收敛,其余9个地州所属县市经济差异缩小趋势不明显甚至增大,该九个地州所属县市经济差异不存在σ收敛;三是由可分解的泰尔指数模型分析得到,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不存在全域性的收敛,12地州间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但是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和阿克苏地区间存在俱乐部收敛。
(二)建议
虽然适度的经济差距可以使局部地区发展起来,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大的经济差距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新疆区域经济的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必然现象,为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有重点地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继续加快发达地州的发展,增强发达地州的“增长极”作用,加快完善落后地州基础设施,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为落后地州的经济发展起飞奠定基础,特别是加快完善南疆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好南疆地区的产业布局。
二是完善跨地区的统一协调机构,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建立和完善跨地区的统一协调机构,充分考虑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行重大资源、重大设施和重大项目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和协调布局。同时,加强政府、行业和企业多层次的交流协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三是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各地区的经济中心一般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加快落后地区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落后地区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幅射效应,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基金项目:新疆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依托内地省市援疆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10AAJY005)〕
(刘晏良1956年生,山东昌邑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发展改革委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农村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甘昶春1963年生,新疆人,新疆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院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村经济。聂春霞1969年生,甘肃秦安人,新疆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点赞:33880 浏览:1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