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原型审美心理学视野下二胡演奏与原型体现

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二胡演奏艺术是包括外部动作操控与内部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演奏者通过内省实现自我精神提升是一个经由无意识原型推动的心理过程。因为这一心理活动内容意识或无意识地追求并契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又使二胡演奏及其心理活动具有了一定的美学意味。
关键词:音乐艺术;二胡演奏;原型;审美心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A

一、二胡演奏与原型心理机制的审美学意味

二胡演奏中既有具体实在的物理元素如音响、身体等物理性存在——即所谓外部之“形”,又有隐形、无形的意识、无意识精神性元素存在——即所谓内部之“神”。以审美心理学视角考量,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能使表演者获得最高艺术享受的即“形”“神”互化——演奏达到自由后的人的精神(神思、情感)与音响的“合一”、内与外的和谐。换言之,音响与情感的合一是谓“小宇宙”,生命精神与宇宙精神的合一是谓“大宇宙”。小宇宙契合大宇宙,即实现了与“道”合一,个体生命融入了宇宙生命、个体精神融入了宇宙精神。众所周知,“天人合一”是重要的中国艺术精神之一,遵循宇宙之道、与道合一、“体道”即成为大多数中国艺术家的终极追求。追求二胡演奏之“道”,实质就是演奏者在无意识原型的推动下寻找与宇宙之道的契合,折射出二胡演奏者对终极艺术精神的意识、无意识追求。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说,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说:“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二胡演奏以及音乐表演的最高境界或者说一种高峰体验,就是超越理智,徜徉于自由的精神王国而获得的一种终极愉悦。对理智的超越,也是对意识的超越。只有超越了一切意识的樊篱,包括无意识在内的精神力量才能升腾而上,“生气远出”,扑入自然大化,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一”。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的描述是原型的另一种表述,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心理活动、心理内容等被笼统地以“心”概括。“神”由心生、“形”由心控。“心”不仅是人的身体的“中心”,更是一个指挥中枢。它制约人的外在行为、是人精神活动的控制中心。所以在中国古代关于艺术精神境界的理论中庄子有“心斋、坐忘”之说、魏晋时嵇康有“游心太玄”之说,“心斋、坐忘”以及“游心太玄”其实就是化合形、神,抛却了功利因素、冲破技术障碍而到达的精神自由,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认可的一种高级甚至是终极的艺术享受。作为中国艺术精神影响下的二胡演奏艺术,其审美追求无疑会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契合。在实践中,根据部分演奏家以及本人的演奏体验,在摆脱演奏技术因素束缚的前提下,追求二胡演奏艺术中形神合一的确能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
原型不是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它以内在生命情感张力作为显现,通过艺术手段得到转化。前文曾经表述,作为演奏主体,其心理能量——原型的艺术表现路径有二:其一为音响的表现,其二是通过内省、冥思的方式化合形、神,以巨大的精神享受为表现。二胡演奏中,音响作为一种外部具体实在,其中已经附载了主体的选择性审美判断、情感表现指向;而在演奏主体内心深处,以道家“虚静”理论为基础功夫的内省、冥思的方式则使演奏者超越形神,使生命情感张力在情音交融、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中得到释放。如果说音响是情感张力的外部表现,那么在情、音化合之际的虚静功夫则使得内在的生命情感张力经由“形神互化”而得到升华。因此,生命情感既可以通过人与琴、情与音等人与物、精神与物质之内、外两极的互化而得到表现——即生命情感的震荡、张力转化为外在音响,通过对艺术的观照得以发现;又可以通过心灵的虚静功夫得到自下而上的升华过程(指对身心的超越)——即通过心斋、坐忘等内省方式形成原型之能量转化,在提升自我生命境界的同时,无意识精神力量超越意识的阻隔跃入广阔的宇宙空间,与宇宙生命契合,达成人与宇宙的共振。
二胡演奏中形神合一,是生命精神与宇宙精神合一、追求哲学意味、获得审美愉悦的重要前提。观摩演奏大师的表演,二胡演奏时,他们总是沉浸于某种特殊的艺术状态。这种状态从坐下开始,贯穿整个表演过程,至谢幕结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看到的二胡表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这种动态过程的背后,似乎有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掌控着演奏者的艺术行为。这种神秘的力量始终伴随艺术家的演奏,甚至先于艺术家的演奏行为开始,后于演奏行为结束。这种神秘的力量是一种符合与道合一的无意识原型力量——即无意识地制约艺术表现、使其表现所负载的意义契合宇宙运行之“道”的具有整合、制约功能的心理能力。这并非本文的主观臆断,而是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的重要理论。“按照中国道家学说,并不是任何艺术表现都是有价值的,艺术家想欲达到成功的表现,必须首先与宇宙精神,即‘道’,达到完全的合一(即天人合一)。

二、二胡演奏的原型表现

“道”是最大的原型表现。所以,“体道”是二胡演奏的终极追求。“体道”的前提是没有阻碍,即没有技术性障碍,不仅要求人琴合

一、情音交融,还要达到形神互化。

“形神互化”为“与道合一”的状态之一。原型表现不仅有外显的“动态”演奏行为,还有隐藏的“似静还动”的精神力量。因此,原型表现既有演奏者的动作行为,又有演奏者的精神活动,它是行为和精神活的合二为一。有时,它以一种类似“庄周梦蝶”的状态而呈现。在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浑浑然不知身在何处,身心完全被音乐包融,仿佛不是自己操控了音乐,而是音乐掌控了自己,自己就是音乐,音乐就是自己。亦或自己与音乐全部消失,化入一种宇宙永恒的“静态”之中。这种静态是演奏者物我两忘、脱离当时的演奏现场之物理实在,而进入“与道合一”的永恒状态,是一种感受到心中原型化于合与宇宙原型的精神享受,是一种形神俱化之状态。这一切,都是以“心”为调节机制,以“虚静”功夫为前提的。因为这种精神力量产生于艺术家的心灵,产生于一种通过意念之间的对话达到的动态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活动由于隐藏于心灵,似虚还实、似静还动,是一种能化合“形神”的若隐若现的原型震荡。何谓“虚静”?“虚静”第一层意义是“静心”。“静心”就要“虚其心”。“虚”即“空”,“空”即物我两忘。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涤除玄览”,也就是通过意念虚廓心灵、荡涤情怀,“去欲”而“无知”(通达而无“知”之束缚)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空”,并非了无一物,而是物我两相忘、二者合而为一,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精神”整体。“空”然后能“静”。“静”是一种无为自守的状态。“无为”并非“无所作为”或“不作为”,而是物我之关系合乎万物之“本”、宇宙之“道”,或者是顺应自然规律之“无为”。“静”中蕴含着“动”。苏轼《送参寥师》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静”是一种对“即将到来的灵感”的“期待”,一种“蓄势待发”的“能量”,是一种喷涌前的宁静。心理学认为,在意识活跃的时候,无意识会受到抑制,当意识减退时,无意识会逐渐活跃。静心,就是摒除无关的杂念,使自己进入演奏状态之“规定情景”,打通意识与无意识的联系,使原型的张力得以畅通地上升到意识层,形成演奏之“冲动”和“”。
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功夫可达到“虚静”。“心斋”、“坐忘”功夫是人的“意念”功夫,亦即心灵的功夫。庄子《人世间》借孔子之口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大宗师》借颜回之口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前一句是说“道”完全体现在虚无淡漠之中,虚无淡漠,就是内心的斋戒所达到的状态;后一句是说忘掉自己的躯体,去掉自己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808so.com
的智慧,脱离形貌,“坐着”就将自己“化”入“大道”、与“道”和同。“虚静”是进入最高艺术精神境界的必由之路。“静”不仅是道家的观点,儒家也讲“静”。《乐记·乐本篇》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与物而动,故形于声”。“静”是人之本性,人心本来是“静”的,处于未受外物影响时的自足而平静的状态,由于受外物的刺激“感”而后“动”。这与庄子“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相通。“虚静”既是心灵的功夫,又是一种境界。“虚静”功夫亦不可轻易而可得之,正如徐上瀛所说,“卜静”(卜,“选择”之意。本文按)何其难矣,“惟涵养之士”方能如斯。艺术表演,要修炼“虚静”功夫。首先要“心静”,“心静”方能“入道”,“入道”方能奏出“希声”之“大音”。 “虚静”第二层意义是“游心”,游心是体道,是心中原型生华而出与宇宙化合。“游”就是“静”中之“动”。如果说“静心”是心灵的准备,“游心”则是心灵的出发。“心”游于何处?魏晋之际嵇康说:“游心太玄”。为何“游心太玄”?为了体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逍遥。“天地精神”无拘无束,是游心于天地之间的大自由、大自在,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之精神境界。
经过“心斋”、“坐忘”,身心俱空,心灵摆脱生理的束缚,在精神的领域自由翱翔。演奏者在艺术实践中坐忘身体、游心太玄,从“人琴合一”到达“天人合一”。此时的音乐家站在宇宙的高度,俯视整个人生,奏响生命的琴弦。此时,他的演奏只是呈现一个生命的流动,他表现的不仅是个人情感追求,而是生命原型的震荡、整个人类对宇宙精神(道)——一种符合宇宙生命境界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绝对的自由,是人的终极向往。
二胡演奏有技术层次上的“静”——指与弦合,技艺娴熟,指法干净,演奏从容;有艺术层次上的“静”——指与音合,音与意合。产生意境、情感想象的丰富性;还有哲学意味上的“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家的无),俯仰自得,心游太玄(天人合一),是与宇宙原型契合的静。这就是陶潜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宗白华说的“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当然,宗先生文中所指是中国的诗人和画家,但二胡演奏莫不如是?
(责任编辑:帅慧芳)

点赞:27525 浏览:12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