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服役商周指定服役制度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指定服役制度是建立在超经济强制基础之上,分工具体、指定某部分人专服某役,且世代相传、长期不变的服役形式。具有整体性、固定性、强制性、多样和复杂性等特点。指定服役制度广泛见于我国先秦时期。早在商代以前,指定服役制度就已经产生,无论是传说时代的职官、夏代的多“正”,还是夷人为夏王朝提供的专门服务,它们都属于指定服役。在商代,内、外服本是指在“商”之内、外服劳役,既体现为服役地点上在“商”之内、外,又体现为血缘联系的亲疏和制约程度的强弱之分。外服的侯、甸、男、卫、犬、牧与内服的亚、射、戍、马、百工、宁等,它们都是由具体的职事演变而成,并且有各自的地域,属于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最初都是服指定劳役。青铜器族徽作为区分家族的标志,其体现形式亦与指定服役制度有密切联系。及至西周时期,无论是王国分配给诸侯国的职事,王国及各诸侯国内部的农业劳役、手工业劳役、军事劳役、文化宗教类劳役和杂役,还是国、野之间通过征服或归服建立起来的服役联系中,同样有着指定服役的现象。到了春秋时期,指定服役制度逐渐解体。在王国和诸侯国之间,随着王室的衰落和霸主的崛起,指定服役制度已经濒临消亡,但在诸侯国与霸主之间仍然有着指定服役的孑遗。在王国与诸侯国内部,灭族、出奔以及富族、敝族等现象的出现,以而使许多旧有的职事被荒废。但由于这一时期统治者对大族势力的打压和采取的保护措施,故终春秋之世,王国与诸侯国内部的指定服役制度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国、野之间,随着“辟土服远”浪潮的推进,使得野中服役对象逐渐减少。但仍有一些野中部族的内部组织未曾被触动,故而国、野之间的指定服役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即各国的疆域由以往的百里之地,变成了地方千里;地缘联系和户籍制度逐渐形成;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进展;国家授田制度开始出现。这些社会巨变,推动了指定服役制度的解体,进而其有着前提以及“整体性”、“固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也就瓦解了。在这一历程中,以税、赋、役为主要形式的新剥削系统逐渐确立,在剥削内容、对象和程度上都渐趋统一,使指定服役制度“多样和复杂性”的特点被取代,以而也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本论文通过浅析商代以前、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指定服役制度的体现形式及其解体的理由,论证了指定服役制度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主要剥削形式,也是人类早期国家阶段的特殊产物。它的有着决定了国家的早期性,而它被赋税制度逐步取代的历程,也与早期国家进展到较为成熟的领土国家的演进历程相同步。所以,有理由说探讨指定服役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以剥削产生和进展的角度探讨国家起源的新思路。此外,对于探讨先秦时期的社会性质也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指定服役制度论文剥削形式论文早期国家论文社会性质论文
本论文由www.808so.com摘要3-5
Abstract5-7
目录7-9
第1章 绪论9-27
1.1 指定服役制度不足的提出及探讨近况9-11
1.2 指定服役制度的特点11-21
1.3 选题的作用和采取的探讨策略21-27
1.3.1 选题的作用21-25
1.3.2 采取的探讨策略25-27
第2章 商代以前的指定服役制度27-35
第3章 商代的指定服役制度35-75
3.1 商代内、外服与指定服役制度35-65
3.1.1 商代内、外服新解35-46
3.1.2 商代外服所见指定服役制度46-55
3.1.3 商代内服所见指定服役制度55-65
3.2 青铜器族徽与指定服役制度65-75
3.2.1 族徽的功能65-66
3.2.2 青铜器族徽所见家族职事66-72
3.2.3 职事族徽与指定服役的联系72-75
第4章 西周时期的指定服役制度75-111
4.1 王国与诸侯国之间的指定服役制度75-78
4.2 王国及诸侯国内部的指定服役制度78-104
4.2.1 农业劳役78-83
4.2.2 手工业劳役83-87
4.2.3 军事劳役87-92
4.2.4 文化宗教类劳役92-95
4.2.5 杂役95-104
4.3 国、野之间的指定服役制度104-111
第5章 春秋时期的指定服役制度111-125
5.1 王国与诸侯国之间指定服役制度111-116
5.2 王国与诸侯国内部指定服役制度116-122
5.3 国、野之间指定服役制度122-125
第6章 指定服役制度的解体125-191
6.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125-151
6.1.1 “辟土服远”与国家疆域的扩大125-129
6.1.2 血缘联系的解体与地缘联系的形成129-138
6.1.3 商品经济的进展138-143
6.1.4 生产力的提升与国家授田制的出现143-151
6.2 社会巨变与指定服役制度的解体151-175
6.2.1 有着前提的消失151-153
6.2.2 “整体性”的消亡153-163
6.2.3 “固定性”的瓦解163-170
6.2.4 超经济强制与经济剥削的递嬗170-175
6.3 新剥削系统的确立及其影响175-191
6.3.1 新剥削系统的确立175-183
6.3.2 新剥削系统的影响183-191
第7章 结论191-197
参考文献197-219
引用甲骨文、金文著录书籍简称219-221
附录221-239
附录一:先秦服制对照表221-223
附录二:少皞氏部落内部的分工223-224
附录三:金文中的赐“田”224-225
附录四:金文中的“六师”与“八师”225-227
附录五:商、周金文中的赐“朋”与赐“贝”227-238
附录六:《周礼·冬官·考工记》工种的划分238-239
致谢239-240
攻读学位期间探讨成果240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32968 浏览:15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