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发展展望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12)-04-0052-13
摘 要:
本文对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后认为,中国城市旅游研究虽然成果数量多并呈现稳定递增态势,但同时存在着动态研究不足、系统性缺失、研究深度不够以及方法落后等问题。本文从发展目的、形态、生产模式和空间结构四方面对城市旅游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探讨了对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以及与城市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嵌入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城市旅游; 融合; 嵌入
1 引言

以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1976)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时,社会开始步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服务的社会,因此,在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发展模式不再依据传统的零售服务供给、制造业等活动,而是依据城市在全球化信息经济中的地位,来促进服务业系统性发展(Daniel Bell,1976)。由于服务业涵盖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等众多方面,因此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城市的综合性特征日益彰显。不断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日渐优化的环境和多样化的服务功能,使城市不仅成为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成为旅游活动的中心。城市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比较而言,中国城市旅游起步较晚。自199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带来了城市旅游的迅速和持续繁荣。根据国家旅游局2010年5月公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录》,截至2010年,全国先后有339个城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城市总数的51%①。实践表明,城市旅游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已成为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整个旅游产业中地位突出。
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必然引起研究的关注。在国外,自Stanield(1964)阐述了城市旅游的概念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旅游的重要性,到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城市旅游研究迅速发展,基本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其研究领域涉及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城市旅游的影响、城市旅游的开发规划与管理等方面。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城市旅游研究,并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城市是由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形成的多层次多主体的复杂系统,造就了城市旅游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评价国内城市旅游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源,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做了简要分析,发现,国内的城市旅游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学术研究层面都面临着转型问题,急需重新认识,廓清本质。
2 中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

2.1 研究的兴起

城市旅游研究在西方国家发轫较早。Stanield(1964)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An 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中首次提出了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城市旅游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内,旅游学都忽视基础理论研究,未能形成普遍认同的旅游研究的概念、理论乃至范式,导致研究陷于分散、凌乱的局面,城市旅游研究也不例外(古诗韵,保继刚,1999)。因此,尽管当时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城市旅游研究的重要性,但绝大部分研究只是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旅游研究才真正开展起来,Ashworth(1989,1992)、Ashworth and Tunbridge(1990)等都做了开创性研究。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极少量的城市旅游方面的文献(以“城市旅游”或者“都市旅游”为关键词,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进行标准检索,截至1994年底,共检索到19篇文献),并且基本停留在简单介绍、描述层面。直到1995年后,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和全面发展,理论研究才得以兴起并不断跟进,陈传康(1996)、李蕾蕾(1995,1998)、宋家增(1996)等学者分别对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城市旅游形象以及都市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为城市旅游的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之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空间和范围的日益拓展,旅游形式和内容的日益更新,旅游活动和现象的日益复杂,城市旅游研究变得异常活跃,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秦学,2001)。
2.2 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1995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808so.com
年以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城市旅游的研究中。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 “城市旅游”或者“都市旅游”为检索式进行高级检索,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关城市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共2139篇,除2011年外,研究成果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见表1)。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来看,与旅游学科中的其他研究相比,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稳定性,这也与城市旅游在旅游业中的稳定地位相吻合。

剔除新闻类、信息报导类等非研究性文章,文献的研究内容(分布情况见表2)主要涉及城市旅游规划与发展、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城市旅游的基本理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等九大方面,其中以城市旅游规划与建设、形象定位方面的研究居多,而关于城市旅游区域合作、文化、营销、产品等的研究相对较少。
通过对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一,研究主体日渐多样化,涵盖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从论文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来看,高校是城市旅游研究的主力。第二,成果的数量虽然逐年递增,但创新性研究凤毛麟角,按“问题-原因-对策”的传统研究范式的文章依然占相当大的比重,描述性、解释性研究较多,整体研究水平不高。为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本文选取了较具影响力的10种刊发旅游类论文的国内学术期刊,以关键词“城市旅游”或者“都市旅游”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进行标准检索,截至2011年底,这10种刊物发表城市旅游研究论文236篇,仅占总量的11%,每种期刊发表的城市旅游研究的论文篇数见表3。第三,多数成果体现城市旅游“游离性”特征,就旅游论旅游,除规划建设中较多谈及城市旅游与城市的关系外,从经济转型、产业融合等层面对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2.3 研究的不足与缺失

通过对所搜集文献的题名和摘要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后发现,与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虽然数量逐年递增,但仍存在如下四方面不足或缺失。
2.3.1 动态研究不足
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性,决定了历时研究的重要性,唯此才能积累足够多的数据,揭示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和变迁的深层关系。然而,从笔者掌握的文献情况来看,国内十几年来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基本以截面研究(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为主,缺少从城市的经济演化过程、产业结构变迁等角度入手,动态追踪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时研究(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以4种主要旅游类学术期刊为例旅游学界一般将《旅游科学》、《旅游学刊》、《旅游论坛》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认定为4种主要的旅游类学术期刊。(见表3),截至2011年底,刊登城市旅游研究的文献总数为136篇,但历时性研究成果仅有5篇这5篇文献分别为:(1)郭为,朱选功,何媛媛.近三十年来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和变化趋势.旅游科学,2008(4);(2)罗文斌等.基于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旅游学刊,2008(12);(3)马晓龙.基于绩效差异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发展阶段演化.旅游学刊,2009(6);(4)王辉,郭玲玲,宋丽.大连市城市化演进对环城游憩带的影响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5)赵磊.旅游发展能否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旅游学刊源于:论文格式范文模板www.808so.com
,2011(12)。,不到总数的4%。
2.3.2 系统性研究缺失
城市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子系统的复杂大系统,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元目标。因此,城市旅游研究需要从系统角度切入,从城市整体发展出发揭示城市旅游的驱动机制、发展阶段、模式、综合效应等。通过梳理所搜集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城市的某一子系统或某一子系统的部分要素出发来研究城市旅游,主要围绕城市旅游的单一目标,如环境或经济目标展开研究,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元目标出发的系统性研究缺失。这一点从4种旅游类学术期刊中刊登城市旅游文献的情况可略见一斑:在所刊登的136篇城市旅游研究的文献中,除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外,只有罗文斌等(2008)《基于TOPSIS法的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3.3 研究深度不够
当前国内学者对城市旅游的研究或者从国外城市旅游的发展与研究出发,或者从国内城市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出发,或者从相关学科的理论出发,围绕城市旅游展开探讨,研究虽不断深入,但基本都是“就旅游论旅游”,深度明显不足。在前文所述的10种主要期刊上刊登的236篇城市旅游研究的文献中,从城市建设与发展、资源配置、文化等角度出发研究城市旅游的文献仅27篇。总体来看,不仅缺乏从城市社会经济体系出发的深层思考,更罕见城市旅游与当前国家经济整体转型、城市化进程、民生、产业融合与演进等结合的深度探析。随着旅游业功能的扩大和产业地位的提升,城市旅游研究的范围和意义必然发达,同时预示着“就旅游论旅游”的传统范式的终结,跨学科和复杂性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2.3.4 研究方法落后
研究问题的设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城市旅游是多学科交叉而成的研究领域,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不能抛弃人文主义方法论,要强调研究者“投入理解”,开展探索性、定性研究(马波,2009)。从陶伟和钟文辉(2003)、郑嬗婷等(2006)对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的分析来看,城市旅游的复杂性使得城市旅游研究需要借鉴数学、心理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推进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促进城市旅游的研究向多学科多层次纵深发展。单就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的城市旅游研究方法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思辨式方法以及对具体案例的描述性分析和简单的统计分析上,鲜见遵循国际研究范式的实证研究成果以及采用文本分析、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的文献。
3 中国城市旅游研究与发展再认识

当前,国家经济处于整体转型期,“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宗旨和主要任务(刘圣珍,2010)。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涉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目标是实现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郑业鹭,2011)。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国家整体经济转型中首当其冲。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旅游的转型发展,需要从核心吸引力、发展目的、生产模式、空间结构等方面对城市旅游重新认识。
3.1 吸引力再认识:综合性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

吸引物驱动论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是由一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城市旅游吸引物所拉动(龚伟,2006)。而城市旅游吸引物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国内学者们将其总结为旅游资源、城市文化、节庆活动等很多个方面(李立勋,1997;朱佩军,1998;刘住,等,1999;陶伟,等,2002),并就每个方面展开了很多独立的研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人们发现,围绕单一吸引物、甚至多个吸引物而开展的城市旅游吸引力日渐下降,主题明确且建设、管理、经济、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等综合性水平高的城市,知名度日渐提高,吸引力逐渐增强(龚伟,2006;谢彦君,等,2010)。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保继刚,2002;张蕾,等,2005;梁明珠,陈晓洁,2006):随着竞争的加剧,城市旅游的发展,已不单纯是早期单一吸引物、单一要素的点式竞争,而是城市综合性的系统竞争。当今的旅游者,不仅要求城市拥有各种诱人“之最”,更要求城市的综合实力为其旅游活动提供支撑和保障。因此,综合性是未来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另外,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作为民生产业地位的确立,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吸引外地旅游者、创造经济价值外,其对当地居民的民生、文化、环境等作用日渐凸显。城市旅游功能的上述转变会使城市旅游的目标受众从以外地游客为主,逐步转向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并重,甚至以本地居民为主(楼嘉军,徐爱萍,2011)。对本地居民而言,他们熟知城市的各项单体资源,更看重服务和产品的品质,而产品的品质高低又取决于城市旅游的综合实力。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也突出显示了城市旅游的综合性。
那么,如何形成并巩固城市旅游的综合性呢?这不仅是学界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业界要实践的主要方面。总之,绝不能将旅游业的发展游离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之外,而必须将旅游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职能,融于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实现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这就要将城市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等看成是一个大系统,系统内上述各要素不仅相互联系,而且互为因果,都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系统内所有要素的切合点是城市旅游主题的出发点,系统内所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城市旅游综合性的体现。
3.2 发展目的再认识:追求品质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

中国旅游业发端于城市,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78年以前,城市旅游是以外事接待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事业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现代旅游产业开始发展。而这其中又明显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至1993年,基本以入境旅游市场为主,发展城市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创汇;1993年至2008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休假制度的调整,在入境市场平稳增长的同时,国内市场快速增长,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目的转为扩大内需,拉动国内消费(国家旅游局课题组,2008)。2009年至今,入境旅游缺乏明显的增长动力,出境旅游则连续高速增长,中国旅游业逐渐呈现出国内、入境、出境三元市场协调发展的局面(张广瑞,2011)。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含香港、澳门和台湾)达到创纪录的5739万人次(国家旅游局,2011),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际旅游客源国,也是亚洲最大出境客源市场。如果说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是其经济属性的体现,那么发展出境旅游则是对人的发展和享受需求的重视和鼓励,是对同时体现文化、社会等综合属性的品质化生活的追求。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越发意识到:旅游不仅仅具有经济属性,它对人民生活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从提升人民生活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把旅游业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这说明在经历了唯经济的发展阶段后,国家对旅游的定位有了改变,旅游的民生、文化等作用越发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旅游作为城市功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宏观上会越来越强调规划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中观上会越来越强调行业的组织和创新能力,微观上则会越来越强调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实现追求品质的最终目标。
总之,无论追溯旅游的起源,还是考证旅游业的发展历程,都印证了这一观点,那就是,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人类追求生活品质的体现(马波,等,2012)。尽管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突出强调了旅游的经济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旅游本身是一种非常态的品质化生活,其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最终指向都是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国家、城市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旅游的发展在经历了唯经济的发展阶段后,无论是从旅游业的角度,还是从旅游者的角度,都将越来越呈现出追求品质的属性(马波,等,2012)
3.3 生产模式再认识:由“大众”走向“小众”是城市旅游发展的趋向

很多学者对大众旅游的解释,要么倾向于发展趋势,要么倾向于大规模客流,一般都认为,大众旅游是为满足大众去特定区域体验、在住宿、交通和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而产生的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808so.com
一种当展趋势(Chuck,Eduardo,1997),是大量旅游者去旅游目的地的稳定游客流动现象(Youell Ray,1996)。不难看出,他们对“大众旅游”的认识是从需求角度出发,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即旅游消费越来越趋向大众消费。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公共假期的增多,带薪休假制度的调整,无论是从发展趋势还是从游客数量来看(郭为,等,2008),当前中国的城市旅游发展符合了“大众”的要求,或者说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邵琪伟,2011)。
但从供给角度来看,大众旅游又该如何理解呢?Poon(1993)认为,大众旅游是“以固定的,标准化的服务,大批量销售给大众顾客的包价旅游”,即大众旅游强调的是固定化、标准化和批量化。诚然,大众化的旅游产品在过去的城市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是我们也注意到,在大众化的城市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者越来越注重符合自己品味和价值追求的个性化消费,并且这种趋向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与大众旅游形成鲜明对比的、满足不同兴趣群体的“小众旅游”悄然出现(王钦安,等,2008),并且在城市旅游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所谓“小众旅游”,是指针对细分了的旅游目标市场中某一类或某几类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心理、习惯开发设计的旅游活动(连玉銮,石应平,2005)。“小众旅游”中的“小众”一词源于现代传播学和营销学(周国华,2001),是指对某一类旅游产品具有独特和持久兴趣的旅游者。观察当下的众多旅行社、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酒店等,自由选择、量身式的生产方式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其塑造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同时,随着城市整体功能和旅游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旅游信息平台的不断建设,获得城市旅游信息手段的进一步丰富和简化,个性化城市旅游需求的实现越来越容易。从长期来看,个性化城市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必然带动个性化城市旅游供给的相应增长。因此,未来城市旅游的生产模式会逐渐从“大众”转向“小众”,以适应城市旅游需求的变化。3.4 空间结构再认识:区域一体化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必然

任何经济活动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旅游也不例外。马波(1999)认为,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旅游接待地的发展表现出渐次演进的过程,区域联合发展是最后一个阶段。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做大甚至保住市场,于是纷纷由竞争走向合作(崔凤军,2004)。近年来各地无障碍旅游区的构建、旅游联合营销活动的开展、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的建设等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可以预见,未来的城市旅游竞争,除了具备综合性功能的个体之间的竞争之外,还将是区域之间的竞争,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城市旅游的发展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栗路军,2011)。因此,从空间结构上来看,区域一体化将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必然。只有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才能充分叠加区域优势资源,实现整体运作与统一规划,避免雷同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的发生,在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基础上增强单体城市的吸引力。
当然,对于同一区域的城市来说,如何凭借区域的整体力量,使各城市在竞争中实现合作,最终走向一体化发展,是今后城市旅游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事实上,在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中,做大旅游市场是区域旅游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旅游空间的相互作用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陶伟,戴光全,2002),而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则是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尽管国内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文献积累,但大多数研究着重于探索旅游空间竞争或空间合作单方面的问题(郭为,等,2008),对如何协调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在城市旅游未来的发展中,无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都应该以资源、交通、社会经济、产业政策等为基础,以区域内主要城市为核心,以区域空间为网络,探讨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全面合作,以最终实现一体化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808so.com
发展。
4 融合与嵌入: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向

产业融合是1970年以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产生的经济现象,由于其促进了产业创新,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备受学界与业界的关注,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界定。美国学者格里斯坦和卡恩(Greenstein,Khanna,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日本学者植草益(1988)在其著作《产业组织论》中指出,产业融合是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导致具有相互替代关系,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为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一种现象。我国学者厉无畏和王振(2003)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在国内被广为接受。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产业融合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不仅成为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业态趋势,也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社会经济运作的新方式。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已经产生了许多“跨界”发展的新行动,新的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产业融合已然于实践中出现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张辉,秦宇,2006)。通过查阅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普遍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或产业链的动态发展过程(史国祥,2005;徐虹,等,2008;杨颖,2008;马学锋,等,2010)。本文中城市旅游的融合与嵌入发展,是指城市旅游通过与城市其他产业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入到城市的社会经济大系统中,而非游离于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产业之外。
4.1 动因

之所以说融合与嵌入是中国城市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动因:
首先,从旅游业自身的特性出发,城市旅游的融合与嵌入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随着城市旅游综合性的不断体现,旅游日渐成为城市的基本功能,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这样一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就更为凸显,与城市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等许多产业发生联系并不断融合。反映在现实发展中,一方面,旅游业与城市环境、文化、体育等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王慧敏,2007),城市众多产业通过适当改造,与旅游业相互叠加、嵌合,增添旅游功能,创造了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城市其他产业围绕旅游消费新趋势,利用原有生产能力,不断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和旅游服务产业等,创造了新的产业体系。
其次,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融合与嵌入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杨颖,2008)。尽管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城市旅游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郭为,等,2008)。因此,要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城市旅游的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大力推进城市旅游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与嵌入,才能既使城市中的各种资源在融合、嵌入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又使城市中的各种产业为城市旅游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促进城市旅游的转型升级,并真正发挥城市旅游的综合功能。
再次,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与城市的融合与嵌入发展意义重大。城市化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随着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发生着转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经济产业正处在服务化进程中,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管是卫星城市建设还是新城区建设,都要依靠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来支撑(郑琼洁,李程骅,2011)。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常常是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因此发展旅游又构成城市化的实质内容(马波,2007)。可见,从城市化动态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4.2 转变

城市旅游的融合与嵌入发展将导致人们对城市旅游的资源、功能、管理等观念的转变。从资源上看,伴随着近年来“无景点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人们已经开始转变原有城市旅游资源观。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本着“凡是城市特色资源,都是旅游产品”(魏群峰,2006)的先进思想,不断地将城市旅游的资源范围扩大到城市的制造、建筑、文化、商业、教育、体育等众多领域。通过直接利用、改造、包装等多种方式,强化城市其他产业、资源的旅游附加功能,创造出更多的旅游服务体验或服务功能,形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使城市旅游资源的外延不断拓展,类型更加丰富。
从功能上看,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已经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更加强调其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生作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能享受到的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反映在产品开发上,将不再是简单地看景点、逛景区,而是向主题性、特色化、多元化和品质化发展,形成真正的“食、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高品质组合。
从管理角度看,城市旅游依托于城市而发展,必然受制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旅游与城市及其产业的不断融合与嵌入,城市旅游管理也必然实现从部门管理向目的地整体管理的转变。这就要求对旅游管理组织予以调整,打破现有部门分割的现状,建立职能更为强大的协调管理机构,在重要的旅游城市,如北京,随着旅游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具有更强统筹功能的“旅游委”的出现便是很好的例子(张辉,2011)。同时,在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还要改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借鉴其他产业的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小政府,大市场”化的管理。
4.3 类型

不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各异,资源条件、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在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也不一样,因此,城市旅游与城市及城市各产业融合、嵌入发展的类型也会不同。笔者认为,城市旅游的融合与嵌入发展会呈现以下两种类型(见图1、图2):
在类型a中(见图1),该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并在产业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形成了鲜明的旅游形象,因此在城市旅游的融合与嵌入发展中,会以城市旅游为圆心,以城市原有产业为基础,围绕城市旅游发展配套产业、支持产业和带动产业,形成以城市旅游为主导的城市产业圈层结构。在这一类型中,城市旅游发展要与城市形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活动等密切融合,城市内其他产业要进一步向旅游业靠拢,相关服务业为城市旅游提供直接产品,制造业等配套产业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旅游装备等。同时,配套产业、支持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更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在类型b中(见图2),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一般,旅游资源条件较差,旅游业在城市产业构成中比重并不大。在城市旅游发展中,既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带动性作用,又不能忽视其他产业本身的发展。因此,在城市旅游发展中,会按照“凡是各产业特色资源都是旅游产品”(张鹏,丘萍,2006)的思想,以资源的多角度利用为主线,通过对各产业资源的改造、重置和转换,添加旅游功能,达到既不影响原有产业在原有领域的发展,又为城市旅游业所用的目的,实现城市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嵌合发展。
5 结语

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已经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呈现出融合和嵌入发展的态势。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发展目的、生产模式和空间结构,会发现城市旅游的综合性越来越突出。与此相对应,经济功能不再是唯一目的,从社会、文化、环境、民生等诸多层面出发追求品质化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更高要求和目标,而对品质化的追求,又必然引致城市旅游生产模式的转变。这些转变反映在空间结构上,将是同一区域内部甚至跨区域的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城市旅游融合与嵌入发展,将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切入,摆脱过去“本位”和“局部”的做法,而且需要切实从纵向角度考虑城市旅游的发展阶段、演变过程。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调研究的科学性,既加强城市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又强调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
[1] 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808so.com
Ashworth G J.Urban touri:an imbalance in attention[J].Progress in Touri,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89(1):33-54.
[2] Ashworth G J.“Is there an urban touri?”[J].Touri Recreation Research,1992,17(2):3-8.
[3] Ashworth G J,Tunbridge J E.The Tourist-Historic City[M].London:Belhen Press,1990:10-400.
[4] Chuck Y.Gee,Eduardo Fayos Solá.International Touri:A Global Perspective[M].Indiana:World Touri Organization,1997:24-43.
[5] 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New York:Basic Books,1976:121-164.
[6] Greenstein S,Khanna T.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7:201-226.[7] Peter Hall.Modelling the Post-industrial City[J].Future,1997,29(4):311-322.
[8] Poon A.Touri,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M].Minnesota:C.A.B.International,1993:32.
[9] Stanield C A.An 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J].Touri Review,1964,19(4):196-200.
[10] Youell Ray.The Complete A-Z Leisure,Trel & Touri Handbook[M].London:Hodder & Stoughton,1996:27.
[11] 保继刚.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J].旅游学刊,2002(1):44-48.
[12] 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6(5):31-34.
[13] 崔凤军.城市旅游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关于杭州旅游接轨上海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3):44-48.
[14] 龚伟.国内城市旅游驱动机制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375-379.
[15] 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2):15-20.
[16]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8.
[17] 国家旅游局课题组.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发展报告[N].中国旅游报,2008-12-31(4).
[18] 郭为,朱选功,何媛媛.近三十年来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和变化趋势[J].旅游科学,2008(4):11-19.
[19] 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J].地理研究,1995(2):69-74.
[20]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1):47-49.
[21] 李立勋.广州旅游吸引的特色及营造重点浅议[J].旅游学刊,1997(2):27-29.
[22] 粟路军.不同类型旅游地竞合关系研究——基于旅游者忠诚差异分析[J].旅游科学,2011(5):41-56
[23] 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12-230.
[24] 连玉銮,石应平.关于小众型生态旅游及其适应性的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5(3):189-193.
[25] 梁明珠,陈小洁.主题旅游城镇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06(1):79-81.
[26] 刘圣珍.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
[27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808so.com
] 刘住,张帆.形象驱动——城市旅游的新趋势[J].旅游科学,1999(3):1-3.
[28] 楼嘉军,徐爱萍.上海城市休闲功能发展阶段与演变特征研究[J].旅游科学,2011(2):16-22.
[29] 马波.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的推进[J].旅游学刊,2007(5):24-28.
[30]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12):12-17.
[31] 马波.生态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本质回归题[J].旅游科学,2009(1):12-17.
[32] 马波,徐福英.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阐述与实质推进——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波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2(6):3-7.
[33] 马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4):678-681.
[34] 秦学.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2):73-78.
[35] 邵琪伟.中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EB/OL].http:∥.cn /dfpd/tianjin/2011-09-03/content_3683355.html,2011-09-03.
[36] 史国祥.论旅游产业整合[J].旅游科学,2005(2):14-18.
[37] 宋家增.发展都市旅游之我见[J].旅游学刊,1996(3):23-25.
[38] 陶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2(4):29-33.
[39] 陶伟,郑海燕.城市旅游的文化视点[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86-90.
[40] 陶伟,钟文辉.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ANNALS OF TOURI RESEARCH所反映的学术态势[J].城市规划,2003(8):76-83.
[41] 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 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13-20.
[42] 王钦安,马耀峰,王丽芳.21世纪初期我国旅游发展新趋势探[J].社会科学家,2008(6):92-95.
[43] 魏峰群.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旅游科学,2006(2):30-34.
[44] 谢彦君,余志远,周广鹏.中国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辨析[J].旅游科学,2010(1):1-8.[45] 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4):1-5.
[46] 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4):7-10.
[47] 张广瑞.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1(2):16-33.
[48] 张辉,秦宇.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2005:走向开放与联合的中国旅游业[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49] 张辉.北京成立旅游委是北京旅游发展的体制保障[EB/OL].http:∥.cn/trel /txt/2011-04/14/content_22356885.htm,2011-4-14.
[50] 张蕾,赵中华,贾志宏.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Touri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 Research文献分析[J].旅游科学,2005(1):17-24.
[51] 张鹏,丘萍.相对滞后地区旅游产业系统的理论探讨[J].资源与产业,2006(4):67-70.
[52] 郑琼洁,李程骅.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系的审视与思考[J].城市问题,2011(12):9-15.
[53] 郑嬗婷等.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6(4):686-692.
[54] 郑业鹭.关于当前转方式调结构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发展,2001(5):27-33.
[55] 植草益.产业组织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14.
[56] 周国华.“小众”营销[J].企业管理,2001(11):60.
[57] 朱佩军.旅游节庆是都市旅游的生力军[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42-43.

Urban Touri in China: Retrospective Research 
and Developm源于:论文模板www.808so.com
ent Prospect

XU Fuying, MA Bo

(College of Touri,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review and reflect the process of urban touri research in China.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on urban touri, though showing a pretty quantity and a stable increase, faces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cy of dynamic research, deficiency of systematicness, short of research depth, backwardness of methods, etc. This paper makes urban touri a new recognition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objectives of development, its state, the production pattern, and the space structure as well. It also explores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 touri and urba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ts convergence with and insertion in other sectors.

Key words:
urban touri; convergence; insertion

(责任编辑:梁保尔)
收稿日期: 2012-03-18; 修订日期: 2012-08-01
作者简介:
徐福英(1979-),女,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马波(1966-),男,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经济与政策、旅游文化学。

点赞:9366 浏览:3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