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民间文化进校园实践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民间文化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用以娱乐民众自我的文化形态,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文化精品。民间文化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勤俭持家、为人忠厚、坚守诚信的传统美德,亦是对一定时代社会制度、社会性质、社会生活的反映。
民间文化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歌唱类、舞蹈类、民乐类、说唱类等。歌唱类又可细分为山歌、民歌、情歌、儿歌、哭嫁歌、孝歌等;舞蹈类又可细分为龙舞(脚盆龙、板凳龙、布龙、竹龙等)、灯舞(丝弦灯、茶灯、船灯、狮灯、车车灯等),此外还有秧歌舞、钱杆舞、拍打舞、脚踏舞等等。民乐类有唢喇、锣鼓、箫、笛、月琴、牛角号、竹筒等等。说唱类有龙门阵、打莲花、唱书、围鼓等。
我国的经济生产方式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民族民间文化日益遭到消费文化、技术文化的制约与挤压,逐渐显露出碎片化、商品化的趋势,民族民间文化的原初形态和内在精神渐趋也就遭到了消解。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守护原始而富有活力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理由。
近年,将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越来越众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笔者长期从事山区音乐教育,生活在土家人中,从小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也在教学中尝试将民族民间文化的优质资源引入课堂,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有益探索。根据民间文化活动的性质、音乐表现形式、主题等,划分出三个团队:吹打队。有60多人组成,有唢呐、长号、锣鼓,定名为“黔北吹打”,以“一柱香”、“八排”、“黄金燕”、“扑灯蛾”等锣鼓为基调。舞龙队,以传统的龙灯基本功为基础,在吸收了大量的龙灯表现主题后,确定以“土家族脚盆龙”为主要的舞龙表现形式,以“金龙缠身”、“鲤鱼漂滩”、“龙舔水”、“三把车”等样式,同时配上锣鼓、号子。丝弦灯队,丝弦灯是一种以二胡为伴奏乐器,加止锣鼓打击乐器,有主唱、伴唱,有主舞、伴舞,属花灯的一支,它旋律优美、唱腔高吭,旧唱词多以歌颂男女爱情、婚姻或现实生活中的趣事、宣传尊老爱幼为。但是,目前,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这项工作仍然面对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理由。
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符码理由。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了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经济生产方式,礼仪、祭祀、节庆等多个子系统的有机融合,从而构建起这个民族独特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文化。因此,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不能一药包治百病,应该选取最具表现力的、最有民族文化深度的、最为族人喜闻乐见的项目进如课堂,的教学环节,以做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是师资理由。目前,各地中小学教师对于自己生长乡土的民间文化都有所了解,但是,具有一定的专业修养并能对民族民间文化形式熟练掌握,理解其内在意蕴的教师并不多见。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造成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破损和异化,失去了民族民间文化应有的艺术含量、价值和艺术吸引力。同时,在学校从事民族民间文化教学的老师缺乏系统的培训,专业能力仅仅限于自己的乡土生活实践,感性形式居多,从而缺少最民族民间文化的理性深思和艺术内涵的提升和感悟。
三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当下性改编理由。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文化宣传的,全然不顾地方性文化形态的原生性、不可复制性特点,生搬硬套地将优美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进行嫁接。认为,每一种文化形式都发展、演变、革新。但是,不能为了当下一些格外的目的去附和,从而失去自身的文化独特性,演变成“不古不今”的文化怪胎,失去了在民众中间的艺术魅力。
总之,将民族民间文化引入校园,是传承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的,也是培养一代具有民族意识和艺术眼光的青少年的。只有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教学与师资,传承与革新等一系列关系,才能让民族民间的艺术之花常开不败。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守护原始而富有活力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理由。近年,将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越来越众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笔者长期从事山区音乐教育,生活在土家人中,从小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也在教学中尝试将民族民间文化的优质资源引入课堂,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有益探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5363 浏览:1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