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社会责任之企业慈善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政界、学术界、工商界乃至社会大众的关注。企业慈善行为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后,“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慈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目前,我国企业的慈善意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和激励措施。急需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推进来改善这一局面。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慈善;慈善动机

一、研究背景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中国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带来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但是,中国人面对自然灾难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和慷慨解囊让全世界为之动容。其中有一支力量倍受瞩目,它就是中国企业家和他们的团队。中国企业界在灾难发生后,积极的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向灾区捐款、捐物,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着灾区的人民。在灾难面前,企业成为了国家另一只有力的臂膀,帮灾区人民支起了一片天空。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第一天,企业界的赈灾款额就已高达3亿人民币,截至5月22日,捐款已达160.09亿人民币。从胡润团队5月20日统计的数据来看,《2007胡润百富榜》的前100位上榜企业家,有73人向灾区捐款,其中捐款数额目前高达8.68亿人民币,前十位企业家捐赠总额为2.4亿人民币。这是中国企业界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群体慈善行为。
面对众多企业的纷纷解囊,人们在欣喜于企业界慈善意识增强之余,也开始对各个企业的慈善行为进行比较,对各个企业在慈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比较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企业捐款数额的多少,还包括企业的慈善动机和慈善方式。有比较就有好坏之分,相对于那些积极的在第一时间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有的企业则迫于公众舆论的压力,被动的肩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有的企业将参加慈善活动当作展示自己以及自己企业形象的工具,将慈善行为带上了功利的色彩,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精神背道而驰,使慈善行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不禁发人深思,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动机是什么?中国企业慈善事业有该如何推进?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

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就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诸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应该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慈善家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808so.com
钢铁大王卡耐基曾在他的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那些处于社会上层的人是凭才能和努力达到的, 但是一旦拥有了财富和荣誉,就要有责任帮助不幸的“兄弟”和改善社会作出贡献。[3]伴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这个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24年,欧利·谢尔顿最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人类需要的各种责任联系起来,并且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含有道德因素在内,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应远远高于企业的赢利。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至今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仍未达成统一的共识,但是研究内容不过大同小异,或者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对其定义。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不难得出,企业已经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经济实体,而是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4]综合学者们的研究,笔者更偏向于将企业社会责任表述为:当今,企业在为股东或投资人谋取合理利润的同时,还应该对包括政府、雇员、消费者、债权人、竞争者、社区、环境、弱势群体、特殊利益群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责任和慈善责任,旨在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公正,促进企业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

(二)企业慈善行为

根据卡罗尔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成是一个由四个不同层级的责任构成的金字塔:第一个层次是企业经济责任,第二个层次是企业法律责任,第三个层次是企业责任,第四个层次是企业慈善责任。企业慈善责任位于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的最顶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慈善就是企业通过公益慈善行为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保护是指避免给社会带来负效应,而改善是指给社会创造正效应。
企业慈善行为具有四个关键要素,分别是:行为的主体、表现形式、参与的媒介和行为的指向。企业慈善行为的主体不仅是指企业本身,还包括企业中的团队和以企业的名义做出慈善行为的个人。企业慈善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主办、协办和参与。换言之,企业可以自己组织、实施一项公益慈善活动;也可以与公益组织合作,共同举办一项公益慈善活动,还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某一项公益慈善活动中。企业慈善的参与媒介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有形资源包括提供资金,提供实物等,无形资源包括知识、技术、经验等等。最后,企业慈善行为的行为指向应该是社区,这是企业慈善行为的最典型特征。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商业模式的慈善方式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

三、企业的慈善动机分析

说到慈善动机,不禁让我们想到了陈光标,他的高调慈善行为被徐永光称为“暴力慈善”,徐永光认为以牺牲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满足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任何慈善行为本身都是一种纯洁的,不求回报的行为,如果带上了功利的色彩将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企业的慈善行为绝非偶然,是什么动机促使企业在承担起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责任的同时,还承担起了慈善责任呢?

(一)企业社会责任动机

1、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社会责任,均提倡乐善好施的观念,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典范。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有“回报社会、造福桑梓”的朴素信念,这无疑是中国企业慈善行为的深层次动力。
二是企业价值的实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价值追求,是通过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的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延伸为企业行为的。[6]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在前三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于是他们选择了参与慈善事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和企业的价值。2、被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
首先是迫于消费者和赞助商选择的压力。消费者和投资者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任何企业一旦失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支持,都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有关数据显示:79%的消费者表示,在质量和相同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有公益慈善行为的企业的产品,64.7%的消费者则对不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表示谴责。从投资者来看,受访者中70%的人会考虑购买公益企业的股票,另外有65%的受访者则表示考虑抛售没有慈善行为的企业的股票。
其次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在当今社会,社会大众的慈善意识逐步增强,公益慈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内化成一种精神,更成为衡量企业文化的一种标准。一旦企业不能体现这种精神,或者与之背道而驰,则会受到社会舆论严厉的批评。在这样的压力下,企业不得不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参与慈善的方式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例如后,万科捐赠的200万善款将王石和“万科”被了风口浪尖。随后,王石“避免让慈善成为负担”的言论更是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于是,万科集团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股票也随之下跌。为了挽救这一局面,万科于5月20日发布公告:万科将净支出1亿元人民币参与灾区重建和灾后恢复工程,这才将这一“捐赠门”事件平息。

(二)经济动机

1、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仅仅依靠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来提升企业形象的做法,已经完全不能顺应时展的需求。通过慈善行为,在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公民价值的同时,企业还可以非常隐秘的宣传自身,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在当今社会,慈善责任已然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一个标准,自觉主动履行慈善责任的企业对优秀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企业的慈善行为无形中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2、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
21世纪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但当今社会,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人才流失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策划慈善活动或者参与慈善活动,多鼓励员工参与慈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员工可以通过参与慈善活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升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留住人才,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3、税收减免
企业慈善行为作为一项服务社会的公益性事业,我国在制度上给予了鼓励。我国《公司法》中对企业社会责任有相关的规定,1999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对捐赠内容等相关事项做了相关规定。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于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不得扣除。

四、中国企业慈善的现状分析

(一)慈善意识缺乏,形式单一

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大多采取了慈善捐赠的方式,形式较为单一,直到近几年,才出现了社会企业、企业慈善基金会等等。中国企业的捐赠大多数属于带有文化传统和民族感情的捐赠,是一种侧重个人修行的行为,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上海营业额前1000名的企业抽样调查显示:92.4%的企业有过捐赠行为,但是数额比较低。只有不到50%的企业捐赠额在100万以上。根据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它所获得的捐赠70%来自国外和港台地区,只有15%来自中国大陆。其中,在中国注册的100万家企业重,有过捐赠纪录的企业不超过10万家。

(二)企业缺乏系统的捐赠制度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60%-85%的被调查的企业缺乏内部自发机制,在外力的推动下实践着慈善捐赠行为。[7]也就是说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制度化的社会捐赠计划,大多数企业都是在政府的号召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完成自己的慈善责任。国外企业有着成熟的企业公民理念,将企业的慈善活动与发展战略以及其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形成了企业独树一帜的企业慈善文化。[8]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多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主观意愿,随意性较大,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捐赠机制。企业对善款的使用以及慈善的效果并不关心,这使得企业慈善在付诸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后,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公益慈善组织管理不善

目前,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截至2007年底,在各级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38.7万个,与美国1998年豁免减免税收的120万个公益机构相比,显得较为弱小,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信任。[9]此外,没有在统计之列的“草根组织”数量较为庞大,过高的门槛使这些“草根组织”难以得到合法身份,严重影响了这些“草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寻求合作伙伴时受到很大的限制,给企业的慈善行为带来了很多不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一个调查数据显示:有99%的企业家不知道去哪儿捐款。[10]

五、推进企业慈善发展

(一)转变企业价值观,强化慈善战略管理

所有企业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但是大部分企业基于这个初衷将慈善责任当成负担。这是一个绝对错误的想法,企业应该在享受社会给予的机遇的同时主动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回报社会,企业不应该将慈善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808so.com
责任当成包袱,也不应该当成偶然性的活动。企业应该强化慈善战略管理,将慈善行为作为企业长期的战略性投资,设立慈善行为管理部门,多设计和参与与公司发展相关的慈善项目,加强公司员工的慈善捐赠意识,形成企业的慈善文化。

(二)发挥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作用

慈善事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愿,政府过多的干预就有了强制的意味。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监管作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并规范慈善捐赠事业的监管制度、评估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促进慈善事业的良好发展。

(三)大力发展公益慈善组织

公益慈善组织是企业慈善事业捐赠方和受益方之间的纽带。大部分企业只有通过公益慈善组织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受益方只有通过公益慈善组织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公益慈善组织,作为“第三次分配”的慈善事业才能在我国更好的发展。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降低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同时,要加强我国慈善行业的的行业自律,在公益资金的使用上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对慈善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慈善资金的使用等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向社会大众公布结果,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四)利用社会舆论,培育慈善文化

媒体是社会大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就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媒体应该以提升社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808so.com
会大众的道德水平为前提,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慈善事业进行宣传,让社会大众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慈善,认识慈善。同时,社会大众也可以通过媒体对企业履行慈善责任进行监督,对拒绝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通过社会舆论的压力督促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培育社会的慈善文化。
参考文献:
田利华,陈晓东.企业策略性捐赠行为研究: 慈善投入的视角[J].经济管理,2007(2).
黄邦汉.企业社会责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155.
[3]王琳芝.从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看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由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9(2).
[4]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13-14.
[5]黄邦汉.企业社会责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35.
[6]许艺妍,王艳雯.现实与责任:企业慈善行为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
[7]徐雪松.企业慈善行为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8]刘佳林,邹海贵.邹议我国中小企业的慈善责任[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9]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45.
[10]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理念与社会责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2.
作者简介:李炯珏(1989-),江西萍乡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点赞:4469 浏览:1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