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走进初中生物教学课堂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很艺术。

一、让“问题”打开学习兴趣之路

教师先提出问题,暂不作解释,也不让学生立即回答,而是师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最先的提问需要充足的准备,精心的教学设计。要有血有肉。比如: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怎么会变成蝴蝶呢?我们的心脏为什么会有规律的跳动?子女为什么要和父母有相似的相貌?同是一个受精卵,为什么有的要发育成男孩?而又有的发育成女孩?谁是他们的亲生父母?人的眼睛为什么要近视?总之提问一般用在研究某个知识点的开首,或一节课的开头,有时也用在一堂课的结尾处。设问用得巧妙,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直入“佳境”。例如,讲述生态平衡时,可先设问:为什么古代武松打虎成为英雄,而现在打虎将受到法律制裁?这样的设问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的思维被启动了。

二、让“问题”陪伴在学习中

让学生头脑中有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思维之中,参加本节课的学习,唤起学生的求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提问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思维、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促进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讲心脏的功能、心率、心动周期等知识,让学生检查自己的脉搏,一分钟后报上自己统计的次数,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感到高兴,不仅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物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联系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比如:家里的泡菜坛子要有坛涎水;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雌雄青蛙都能鸣叫吗?所看到的这些生物现象学生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必须用微生物和动物生殖的知识来解决。把感性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上来,培养学生用生物知识来认识客观实际,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因而能动地掌握客观事物。又如:绿色开花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气候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土壤肥力的失调都会出现一些现象而影响收成。因此教育学生,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手段,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它,人类生存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像我们中国这样大的国家,人口又是居世界之首,吃饭的问题可谓是重中之重,大中之大了。

四、让“问题”语言显得轻松

首先,注意用语的准确性,不能模棱两可,这要求教师
设置的问题必须立意明确,严谨规范,富有逻辑性。有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水螅刺细胞在捕食中的作用时,这样提问:“水螅为什么能捕食活动的水蚤?”结果学生分别答出:“有触手。”“有刺细胞。”“有神经网。”……若从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看,这个提问具有一定作用。但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刺细胞的作用,由于问题的源于:科技论文www.808so.com
语言不严谨、指代不清,使语言模棱两可缺乏科学性,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实,只需要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目的再明确些,提出:“水螅触手上有什么特殊细胞在其捕食中起重要作用?”“刺细胞怎样进行捕食?”这类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注意问话的针对性,问题不能漫无边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根据学生表现,随机提出一二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备课时不设计问题,运用问题无计划,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种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问话常常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造成教学的漏洞,有时偏离大纲的要求,甚至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此,老师应尽量避免上无准备的课,提无准备的问题。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只有准备得当,问题的用语巧妙有趣,问话难而有度,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会一次次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探究的主动性。
第三,注意问话的启发性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是对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中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力求使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述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设问:“人们谈及酸梅时,唾液的分泌也会增多,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课题:(1)引起这种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什么?(是语言)(2)语言和文字属于什么刺激?是具体刺激还是抽象刺激?(是抽象刺激)(3)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种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4)动物能否对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为什么?(对语言文字所发生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动物不能对抽象刺激发生反应,因为动物大脑皮层中无语言中枢)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必须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还懂得学生的认识规律。
总之,教学中的“问”是一门艺术,广大教师都应积极探索这门艺术,尤其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所学的知识都能正确的指导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让问题激发我们的学生去学习,让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让问题去显示生物的本质,当然,我们教师提出问题的语言更要准确、形象、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31402 浏览:14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