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铁路高职院校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这为铁路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分析铁路高职院校在服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铁路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一些具体做法,可以为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服务;校企合作
1672-5727(2012)10-0036-02
铁路高职院校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服务于中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紧密地围绕着铁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铁路高职院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对铁路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铁路高职院校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铁路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源于:论文格式排版www.808so.com
高职教育作为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结合紧密度很高的教育类型之一,对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反映很灵敏,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铁路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国家、省、市全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高速列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将达到18万公里,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湖南省拥有核心企业和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湖南省政府提出“要以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方向,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突出重点领域和主导产品,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特高压输变电等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地方政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制定了扶持政策。株洲市政府在《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千亿产业集群,并制定了《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具体确定了对骨干企业专门的扶持政策,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供应、财政、税收支持做了新的安排,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所在地田心高科园、金山工业园二期铁路货车与铁路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以及河西电力机车电子器件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以园区现有产业公司为基础,由株洲市国投公司、高科集团及有关社会民营机构协助其整合筹措资金。从2010年起,建立了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据课题组对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一线行车企业或制造企业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公民素质、科学思维能力、人文素质、人际交流能力、个性品质、创新素质。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取决于高职教育本身,更取决于就业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过程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接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探索铁路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员工特质的目的,在于将行业企业员工特质与学院人才素质培养对接。铁路高职院校有必要将铁路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员工的特质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评价指标,根据员工的特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推进高职学生特质培养,切实培养一大批能够达到铁路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员工特质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铁路高职院校应有目的地将公民素质、科学思维能力等6大特质纳入铁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以特质为重点开展人才培养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铁路高职院校服务于行业及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铁路高职院校服务于产业发展,无论是在服务的方式还是在服务的程度及服务的深度等方面,均难以达到行业或企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专业设置没有对接行业需求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对接行业或企业的需求,从而导致自身的特色不鲜明,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正在呈现集群式发展,高职院校应围绕产业群的变化调整专业。围绕产业的发展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内容,也是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产业集群的重要体现。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技术结构会有所调整,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高职院校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调整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是适应这一变化的有力举措,其方法一是调整专业结构,二是拓展专业方向,三是丰富专业的发展内涵与知识内涵。
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求由于一批铁路高职院校是由“三改一补”升格而来,因此,在师资力量及课程体系重构方面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还带有本科“压缩饼干”式的特点,受到中专的“发酵馒头”的思想约束,师资的“双师”素质还不明显,课程还是以学科型为主。因此,高职院校应主要在提升师资水平、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方面下工夫,以此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要通过建立教师下企业制度、定期送教师到企业跟班培训等方式,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学校要完全按照产业群中企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将企业真实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而不是到了企业后再进行培训,从而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校企合作没有得到有效加强一些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将校企合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或由于自身条件与办学实力不足,无法深入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除了在软件方面需要加强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该体现在校企双方合作建设实训室、实习基地上。学校在建设实训室时,应当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建设真实型的实训室,使之达到课堂与生产现场的统一,既是理论教学的课堂,又是开展实践训练的实训室,达到“讲、学、做一体化”,但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无法达到这一办学标准和要求。高职院校应将企业的先进文化融入实习实训全过程,实现实训环境现场化,使学生成为企业的见习员工,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将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融入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校内实训基地各实训场所的墙、地、设备台位、公共区域的颜色搭配均应采用国际上企业通用的颜色,各实训室的通风、照明、温控等设施也要按照国标、行业或企业标准执行,实训室内部设置应符合工艺流程,安全质量岗位明确,上班统一着装,作业区域划分明确,标识警示用语规范,达到真实或仿真职业活动环境的要求,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进入厂门。从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还存在差距,实现高职学生素质对接行业企业职工的职业素质还有很大的难度。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于行业的具体做法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紧密结合,将自身发展融入产业集群发展的各个环节,很好地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服务,在服务行业的过程中,学院自身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专业全面覆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人才需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808so.com
求,构建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相对接的专业群学院在发展中,针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前瞻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使专业全面覆盖行业的人才需求。2007年,学院设置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9年,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培养轨道交通司机、检修等专业人才。学院开设的27个专业涵盖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车、机、供、电、量”各个方面:“车”即机车制造及运行,开设有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车辆)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车辆)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司乘)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专业;“机”即机械加工,开设有数控技术(加工)专业、电机与电器(制造)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加工)专业;“供”即供热与供电,对应的专业有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供电)专业;“电”即电机、电器与电子,开设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电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电子)专业;“量”即测量、检测,开设了电气化铁道技术(检修)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检测)专业、电机与电器(测控)专业等,实现了学校专业结构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对接。
广泛开展培训,为行业的发展积蓄力量学院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培训服务。早在1997年,就通过类似“送教进厂”等方式,赴娄底机务段、眉山车辆厂等多家单位开展培训工作,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培训需求。作为行业的“三高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技工)培训基地,学院每年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高技能人才达7000人次。在培训项目上,由以技能类培训为主转向技能类、管理类、英语类培训项目并重,近两年共开发“高级机床工班”、“生产班组管理培训班”、“出国人员英语口语提高班”等培训项目24个;在培训地域上,由原先的以周边企业为主拓展到广州铁路局、眉山车辆厂等边远地区;在培训方式上,由以学员来院培训为主转变为“下车间培训”、“输出培训项目”等多种方式。特别是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集群相关企业员工开展的“零距离”对接培训,为企业员工的技术提升提供了知识支撑。
开展全方位的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全方位的订单班和顶岗实习,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学院广泛开展了“南宁地铁”、“宁波地铁”、“南昌地铁”等各类订单班,2009年开办了广铁集团订单班,订单学生有100余人。2012年春节,被广铁集团选中的400多名毕业生,在各车站进行毕业前顶岗实习,参加了国家统一组织的春运工作,这样,既使学生提前熟悉了企业的运作流程和企业的特色文化,也为企业解决了暂时的用人之需。为了满足企业适应订单安排机动生产、柔性生产的需要,学院自2008年起,实行了“柔性教学”安排,将以前的三年六个学期,调整为现在的三年12个小阶段,分别以每年的“五一”和“十一”为界,每阶段分别安排9周教学。其他的教学内容放在实训教学中,分别安排三次实训:第一次是一年级暑假期间,安排4周的体验式实训;第二次是二年级暑期,利用一个阶段,至少12周,共3个月,让学生参加预顶岗实习,到企业参加“真刀”的实习;第三次是最后一个阶段,即毕业前顶岗实习,学生提前找到工作,然后到企业进行毕业前实习,提升工作技能与职业素质。
为行业内的中小铁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院充分发挥教师的技术优势,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一是承担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二是为企业解决设备方面的问题,开展设备维护与维修工作;三是为企业开展产品加工,降低企业业务外包的压力,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企业开展产品机加工,既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弥补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一举三得。学院教师深入周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服务,仅2011年就有34位教师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16项,有的教师被企业誉为解决数控设备故障的“名医”。
参考文献: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01-134.
胡玉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产业集群的要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9).
[3]王修书.在校企深度融合中确立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4]刘合群,朱飞.以企业永续发展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10).
[5]刘家枢,高红梅,赵昕.适应区域产业集群要求的高职专业集群发展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4).
作者简介:
李忠华(1974—),男,硕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经贸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李新生(1971—),男,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职教育。

点赞:6681 浏览:2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