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留守儿童图书馆 繁荣农村少儿文化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介绍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占全部农村儿童的比例,以及他们令人焦虑的生存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怎样把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建成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少儿文化;精神家园
1000-8772(2012)11-0178-02
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条顺口溜,反映出了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令人忧虑。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在其《农村的终结》一书中说:“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对当下中国而言,这一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政府和社会支持,减少他们的亲情缺失、教育缺位、行为失范和安全隐患,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的“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城市化能否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也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能否有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人民日报》,2011-10-12)。
2011年10月18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国家已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各地政府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当地文化建设,早日为留守儿童建立图书馆,给他们创设一个快乐的精神家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

一、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必要性

5 8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背后是超过两亿的背井离乡的“流动大军”。这批“流动大军”大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父母,他们为多挣些钱改善生存条件,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到城市打工,而留在家里的孩子只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因精力所限,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除极少数性格内向的孩子能坐得住,绝大部分孩子像脱缰的小马到处乱跑,他们根本无心读书。十二三岁的孩子就经常在一起打牌、抽烟、吃吃喝喝,上网更是家常便饭,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这一状况已引起了很多关心儿童成长的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有人甚至喊出了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的口号。怎样让这些脱离了成长轨道的孩子回归健康成长的轨道,笔者认为可以在农村村村建留守儿童图书馆,在农村营造适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808so.com
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之外有一个去处,那里有书读、有写作业的桌椅板凳,学习遇到疑难有老师解答。如果农村村村有这样一个儿童图书馆,留守儿童将不再迷惘,假以时日,他们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成为有理想、有知识的一代,这样就可以避免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孩子却在留守中荒废毁掉。

二、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可行性

1.近十年中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近十年是中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最佳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表明党和政府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宏观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近十年来,政府组织了送书下乡活动,推行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行了城乡一体化的总分馆建设、农家书屋等农村图书馆建设实践,为进一步在农村建设高标准图书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整合现有资源,扩大图书交流。截至2009年,中国共有乡镇(街道)文化站38 736个,村(社区)文化室246 780个;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30万家,覆盖全国近半数的行政村[3],可以说中国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农家书屋作为一项文化惠农工程,已在全国开展得红红火火。预计到2015年,全国将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基本上可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有了这个基础,我们现在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还没有任何文化设施的村庄筹建图书馆,让当地村民早一点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没有馆舍可暂时借用民房代替,没有管理员行政村可找退休在家的教师。关于书籍的配置、技术的指导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大力支持,需要当地政府出面,由当地广电、出版、教育主管部门等积极整合当地文化资源,统筹安排,合理调配,把全县乃至全市各个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县市公共图书馆等所有图书全部编目整理,制定详细的图书交流明细表,安排专业人士具体负责开展图书交流工作。这样全市所有的图书就都被盘活了,所有的图书都可得到最大化利用,没书看的村庄也会逐渐充满书香。山东文登“一本书全市看”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为解决藏书少、种类单、更新慢等农家书屋面临的普遍问题,山东文登织就一张图书交流的大网,将全市农家书屋串联起来,约10万本图书在网上有序流转,让“死”书“活”过来,变“一本图书一村看”为“一本图书全市看”,花费不多,效果却很好。图书在各个站点之间流转,每季度一次,保证每个站点都能新书不断。文登市广电局长于军认为,图书交流要运行好,必须政府、社会、农村三方共同努力,整合资源,解决图书更新管理等一系列问题[4]。这一点毋庸置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相信在政府、社会、农村三方共同努力下,村村有书屋的构想很快就能实现。村村有了书屋,村村建留守儿童图书馆就有希望变成现实。每村将农家书屋里适合孩子们看的书挑选出来,另辟馆舍,配上管理员,一个简单的留守儿童图书馆就可成立。条件差不要紧,只要孩子们在放学后有地方可去、有书可读、有游戏可玩、有老师陪伴,留守儿童们就不再孤寂、不再迷茫。不久的将来,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将会变成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乐园。

三、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的未来

在目前的情况下,实现村村建留守儿童图书馆在我们国家确实有些力所不及,但留守儿童数量之大,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之差确实让人焦虑。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我们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力量,所以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笔者在上文提到的关于建留守儿童图书馆的构想,如能在每一个村庄变成现实,我们的留守儿童就会从多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十六大以来,在党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在文化建设,尤其是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上,力度不断加大。2007—2010年,财政累计向农家书屋拨付专项资金34.7亿元。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有强大的政府支撑,村村建留守儿童图书馆的构想将很快实现。
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农村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最急需的书籍和经费支持。社会捐资建图书馆在国外比较常见。捐资是美国图书馆资金的主要来源。大家所熟知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1999年和夫人设立了图书馆基金,用于低收入地区公共图书馆添置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到2008年底,该基金已向阿肯色、加利福尼亚等7个州的公共图书馆捐助了690万美元(《2008海外图书馆大事记》)。我们国家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涌现出很多慈善家,他们把帮助更多的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社会捐资将是建好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的一大资金保障。可喜的是我们国家已经有了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成功实践,形成了农村图书馆建设主体的多样性,例如政府联合职能部门联合推出“万村书库”工程,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成立“中国青树乡村图书馆中心”,《中国妇女》杂志社在全国乡镇兴建“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室[5],等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更可以大大加快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建设的步伐。
在社会力量大力援助和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当地政府积极投放资金是各行政村建好留守儿童图书馆最强有力的资金来源。山东文登每年市财政几个部门扶持书屋资金达60多万元,这值得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学习。与此同时,各行政村领导要想方设法自筹资金,做到为官一任有所作为。
一旦有了资金,就可以立即改善馆舍条件、增加馆内设施、丰富馆藏、开设多种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室、聘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管理人员。当然农村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完善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只要有信心,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将来定会无比美好。那时候,留守儿童一定是幸福阳光的,他们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的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他们的未来会因留守儿童图书馆的存在而变得辉煌,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他们一定能大显身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结语
源于:论文库www.808so.com
人类的进步,离开了书籍便不可想象。实现村村建留守儿童图书馆,就是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早日接受人类文明的熏陶,早日享受人类发展的成果,扩展视野、开启智慧,健康成长。村村建留守儿童图书馆的构想要实现,只有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请大家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献计献策,为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柳斌杰.农家书屋是新闻出版一号工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8-01-08.
周和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图书馆建设[N].文汇报,2010-
09-04.
[3] 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30万家 覆盖全国近半数的行政村
[EB/OL].新民网,2010-10-20.
[4] 文登.一本书全市看[N].人民日报,2011-10-12.
[5] 王森,杨玉麟.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图
书馆论坛,2009,(1):10-12.
(责任编辑:刘娇娇)

点赞:21666 浏览:9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