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临床疗效分析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和术后并发症,且无一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讨论: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术后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内侧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癌
1672-3783(2012)08-0225-01
右半结肠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肿瘤疾病,手术切除肿瘤治疗是该疾病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右半结肠切除术解剖过程较为复杂,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将肠系膜静脉干细胞旁的淋巴组织全部清除,且存在较大的大出血的风险,因而对于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本院自2009年起使用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技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5岁至77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1.4±1.4)岁。其中,盲肠癌3例,结肠肝曲癌8例,升结肠癌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结肠镜检查,且临床检查结果均符合右半结肠癌诊断标准,确诊为恶性肿瘤。
1.2 治疗方法:所有40例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接受脐孔穿刺,以建立气腹,将气腹压力维持在14 mm Hg左右。戳孔的位置选择在脐孔10 mm处,将戳孔作为观察孔,同时,在脐下5 mm左侧10 mm处行戳孔,作为主操作孔,并在下脐右侧水平处的腹直肌外缘和麦氏点处取3个戳孔作为辅助操作孔,术者在患者之间,助手位于术者右侧。手术操作前行腹腔常规临床检查,检查患者腹内是否存在种植及肿瘤转移现象。手术过程中须严格执行肿瘤手术操作原则,包括切口保护、肿瘤周围有足够的切除范围、血管根部结扎、整块切除以及肿瘤非接触等原则。手术操作过程需视肿瘤部位和大小而定,一般选择内侧到外侧、自下而上的分离方法,对右半结肠进行游离,在将脂肪和淋巴结组织以及右半结肠整块切除,最后用蒸馏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将肠管回纳腹腔,关闭戳孔和切口。
1.3 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所有40例实验对象的术后和术中有无并发症发生、局部复发率、住院时间、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辅助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
2 结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和术后并发症病例,且无一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清除淋巴结数量为(16.3±1.7)个,辅助切口平均长度为(5.8±0.6)cm,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3±1.1)ml,平均手术时间为(157.2±14.1)min,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为(64.3±4.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1.3±3.5)d。
3 讨论
传统右半结肠切除术多以外侧入路为操作顺序为主,也就是先将右半结肠游离,再实施血管离断,其主要目标在于为腔镜的操作提供方便。然而,这一操作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符合肿瘤切除手术的操作原则,例如,需要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先对血管进行处理的原则。临床医学研究结果标准,在开放式手术操作过程中,先对血管进行处理的内侧入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操作方式,有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并极大地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
腹腔镜下的右半结肠切除术是一种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方式,与直肠癌手术相比,学习曲线更长。因此,在手术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者能够内侧入路的分离操作为部分锐性操作与钝性操作的有机结合,牵拉操作主要集中在对于系膜各方位的提拉,这一操作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不必要的肿瘤碰触发生率,进而减小发生额外出血的可能性,为手术操作提供了良好的视野,有利于进行更加清晰的分离。另一方面,对于各个血管的高位结扎要在对肿瘤部位进行手术操作之前进行,因而更加符合肿瘤手术的各项操作原则,且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对于淋巴结的清除数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次临床实验中,平均清除淋巴结数量为(16.3±1.7)个,完全符合传统手术根治的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具有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解剖清晰等显著的特点,而且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源于:期刊论文www.808so.com
、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由于本次临床实验所选择的病例数较少,因而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且术后需对患者实施长期的随访,以了解该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韩广森,万相斌,李智,赵玉洲.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近端结肠癌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8(14)
徐琳,刘宝善.右半结肠癌顺行与逆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07(09)
[3] 郑民华,冯波,陆爱国,李健文,王明亮,胡艳艳,董峰,李东华,郁宝铭.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同期临床对比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1)无一例患者转为开腹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清除淋巴结数量为(16.3±1.7)个,辅助切口平均长度为(5.8±0.6)cm,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3±1.1)ml,平均手术时间为(157.2±14.1)min,术后肠道排气时间为(64.3±4.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1.3±3.5)d。3讨论传统右半结肠切除术多以外侧入路为操作顺序为主,也就是先将右半结肠游离,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25667 浏览:11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