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实验教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直以来考查的重点,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广大物理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考查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这使物理教师们极为头疼。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值得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探讨的问题。以下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谈几点自己的观点。

一、注重以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而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占有极大的比重,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实验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在实验教学中,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大概能记住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知识;而如果能观察到实验或实验现象,则学生可以记住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知识;如果学生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观察实验,能记住大约百分之五十的知识;但如果既听教师讲解,自己又能描述,还能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话,学生就能记住近百分之九十的知识。由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演示方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在演示实验中,演示不能过于单一,而要追求多样化的演示,以便学生能看到、听到各种实验现象,如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通过动画来演示大头针向,不仅有助于对物象“遮挡”及其本质的认识,也能较好地让学生对折射率的计算有把握。当然,多媒体演示只是演示实验的一种方法,教学中,教师还可采用实物投影、录像演示等方法进行。
教师多样化的演示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但最终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演示实验,给予他们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将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如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的实验中就可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发声现象来模式实验,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通过敲击来发声,而有的学生则对人类的发生和蝉的发声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由此可见,参与式的演示实验更有助于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当然,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共同探究中获得实验结论。如在用万用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就经常出现电阻档的故障,此时教师要先告诉学生造成故障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不慎用电阻档去测量220V交流电压而造成的),然后带领学生对量程开关、簧片、保护元件(RT,VT1)等进行检查。
演示实验直观,但却不如实证试验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艰难,也没有实证试验所带给学生的内心冲击力。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并带领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时,可是当地进行实证实验探究。如在声音的传播教学中,对于声音能在空气和固体中传播学生很快能理解,但对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如何去验证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实证实验。教学中就发现,有的学生说“鱼在水中听到岸边人的声音后就逃走了”就说明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而有的学生则将放在水中,并通过扬声器来扩大声音的方式进行验证。虽然实证实验很多时候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二、注重通过分组实验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教学中发现,无论是演示实验或实证实验,很多学生都较善于“模仿”或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而缺乏自我的探究和思考,甚至有的学生只是带着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动笔记记笔记,至于实验中的现象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等是全不假思索。其实,在实验中,要让学生能根据实验来进行知识构建,还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有的学生则害怕实验失败或是在试验中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808so.com
遇到问题不敢向教师请教。而通过分组实验,上述问题能得到较好地解决。首先,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动手机会多了,主动探索的增强,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会有更深的体会。其次,在分组实验中,实现的是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会更加自由,讨论会更加深入。最后,在分组实验中,学生模仿的对象更真切,在同组伙伴的影响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对提高实验效率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分组实验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分组中要做到优劣互补。在新课改下,很多教师都提倡并践行分组教学,但分组过于零散化,甚至就是临时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导致有的学生利用分组的机会进行玩耍,甚至出现了“搞破坏”的现象。优劣互补分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能力等要素将学生交叉搭配,以便在分组实验中能相互配合完成实验。
其次,在实验中教师要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只知道做实验而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因此,在实验中,教师需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现象,并对实验结论有深刻理解。在浮力的大小实验中,当学生用手将空易拉罐按入水中时,教师用问题“在易拉罐不断下降过程中你感觉到什么变化”来提示他们感受浮力的大小变化,同时用问题“当易拉罐不断下降,排水量有什么变化”来引导他们思考浮力和排水量的关系。在实验中,可用关键词“浮力、物体的质量、排水量、物体的体积”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终将问题锁定在浮力、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两个力之间,为实验结论打下基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给学生多演示,引导学生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去感受和体会、探索和思考,最终明白物理现象的“为什么”,让物理学习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当然,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共同探究中获得实验结论。如在用万用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就经常出现电阻档的故障,此时教师要先告诉学生造成故障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不慎用电阻档去测量220V交流电压而造成的),然后带领学生对量程开关、簧片、保护元件(RT,VT1)等进行检查。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4933 浏览: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