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策略探微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808so.com
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然而,纵观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是老师忙于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词义句意,挖掘典故修辞,机械的归纳主旨,生硬的照搬赏析文字;而学生学习方式就简化为一个字“背”——背诗句和作者,背翻译,背名句的赏析,背修辞的作用,背主题思想……古诗词教学尴尬地成为语文课堂改革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难以承载课标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任。所以新课标呼唤古诗词教学要“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营造诗的意境,激荡诗的情感”,古诗词教学呼唤“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崭新的目标与策略”。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给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笔者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借鉴了其它文学作品成功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索出了几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交流展示——知人论世

“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而交流展示环节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机会。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典诗词大都凝聚着诗人一生的遭遇,折射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体现他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浓烈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而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课前制作学案时就要设计相关问题,课堂上只要交流展示学生预习的成果即可。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既避免了教师传统单调地讲解,也为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深度地推进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笔者在执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在作为第一环节的交流展示中设计了三个有助于知人论世的问题:
1.从标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王昌龄为何被贬谪?
3.龙标在何处?
当然,写作背景不一定都放在一节课的开头进行交流展示,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安排。笔者在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在“抓词眼,明内容”环节之后安排的是“论背景,察深意”环节,主问题是“拥有少年般豪情的苏轼,为何自称老夫呢?”学生只有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方能体察作者被贬谪后两鬓微霜却又壮志未酬,感到时之将暮的复杂心境。因此,把背景的展示放在这一环节是非常恰当有效的。
古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析时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二、品析体味——缘景明情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明显带上主人公感彩的景或物,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以笔者执教的《登岳阳楼》为例,本环节是这样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的。
1.“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这些意象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合作探究后各抒己见:
生甲:首联“昔闻”“今上”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生乙: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生丙:颔联“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既是实写,又寓想象。
生丁: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礼赞,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
生戊:颈联从“亲朋无一字”可以看出,作者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生己:从“老病有孤舟”一句可以体会,杜甫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漂泊、孤独、落寞之感。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著名学者郑临川先生说诗词“非吟诵无以见其妙”,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抑扬顿挫地诵读,把诗的语言转化成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学生渐入物我合

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三、激疑探究——赏意悟理

学贵有疑,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教学问答,不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拥有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释疑”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通过讨论合作解决疑难。笔者鼓励学生对古诗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筛选,共同问题全班商议。教师也可适当的准备几个问题。笔者在执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学生针对本诗提出问题有:
1.作者为什么在众多景物中取杨花、子规来抒情,可以换成其他的景物吗?为什么?
2.随风直到夜郎西,是谁随风?
笔者执教《登岳阳楼》时,本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或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摘自:学术论文网www.808so.com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5055 浏览:1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