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几点思考

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气象工作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要求,其中重点强调了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层面上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作为一级气象部门,更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做好气象工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群众对气象部门的工作要求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现代气象业务的层次建制,为社会及人民群众防雷减灾、抵御自然灾害、积极适应和做作出气象部门应有的贡献。当前的气象科普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发挥气象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当前气象防雷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科普工作薄弱
气象部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工作似乎只有天气预报,因此对气象部门工作性质的认识很片面,导致出现气象科普不被人重视的局面。气象部门的防雷科普内容单调,科普工作质量不高。普遍的现象是重视气象知识的普及,介绍气候和气象的内容多,对于气象的危害宣传的少;关乎人们生产和生活灾害的内容介绍不足,特别是指导人们科学利用气象信息和知识进行防雷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没有正常发挥。群众掌握的防雷及气象科普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科普作家的书来实现,来自于气象工作人员的科普宣传则相对较少,气象工作的实质内容与人们的生活衔接不紧密,与实际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1.2 科普手段单一
目前气象部门的科普工作所采取的模式单一,措施有限,手段传统,无法与社会的发展相吻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所采取的科普方式主要还是纸媒的方式,一般是以书报刊的发行为主,其它途径的利用还处于空白,有待开发。由于途径单

一、手段传统,因此气象部门的科普工作效果甚微,难以激发公众的重视。

1.3 防雷减灾的科普范围不宽泛
由于受经费来源和人力资源的限制,防雷减灾科普工作没有全面覆盖城乡及各个领域。气象部门的科普对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人群中,对于那些偏远的农村和边远落后地区的科普宣传则表现为覆盖面狭窄,或者是杯水车薪、蜻蜓点水式的宣传,导致这部分地区的人民群众,对于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十分薄弱,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
2做好防雷减灾宣传的策略
2.1 认识防雷科普工作的内涵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和气象服务的变化使得气象科普工作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对于气象科普的认识早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科普,科普工作的意义也非传统观念所能充分表达,并且现代防雷科普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传播普及气象知识的范畴,防雷科普等气象知识的普及,弥补了气象信息发布的不足,提高了气象部门的服务效益,应该说,防雷知识的普及是气象信息服务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于现代卫星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的信息准确率很高,发布的气象信息对生产和生活的指导作用也很大。比如发布雷暴气象信息时,顺便把应对雷暴所采取的防范措施也说明一下,人们更加清楚雷暴及雷暴的危害,预防的意识会增强,进而可以大大减少损失。所以作为气象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确防雷减灾等气象科普的重要意义,气象科普和业务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所以气象部门必须将气象科普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防雷减灾的宣传工作作为提高气象服务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气象科普的目的,既是气象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也是提高公众防雷减灾意识的促进,更是加强防雷减灾行动的实践。
2.2 丰富科普的内容和手段
科普工作重要的科学知识的内容,首先要让人民群众了解雷暴灾害的发生及危害。雷暴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家电安全,所以预防感应雷显得非常重要。所谓的感应雷,通常是指雷电的电能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时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这种电磁脉冲就可以损坏我们的家用电器,感应雷对居民的危害有四种途径:可以从供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或无线电视天线的馈线、住房的外墙或柱子进入室内,从而损坏电气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损害。对于这种情况,气象部门应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3 开发防雷科普新渠道
气象科普工作应该和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结合,提高科普工作的全局性,实施具有计划性的整体策划,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科普手段及其效益的调查和研究。注重科普内容的实效性和适用性,提高科普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本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源于:论文 范文www.808so.com
,制定贴近人民群众和社会需求的科普工作计划。突破传统报刊宣传的僵化模式,与时俱进地利用各种新兴媒体和新技术实施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传播方式。
2.4 扩大科普的覆盖面
把科普工作的重点向偏远地区转移,向落后地区转移。进学校、入乡村、走企业、访社区,对于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给予重点关注。让人民群众提高对雷暴危害的意识,强化防雷减灾的实践,帮助群众在灾害面前实施自救互救和群防群控能力。增加对防雷减灾科普工作的资金投入。气象科普是为公众公益谋福祉的事业,加大资金投入,开发科技新产品,拓宽宣传渠道,增加人员,发挥专业和科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导作用,为人民大众的防雷减灾能力提高做出积极的努力。建设部门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气象部门在加大对气象科普投入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各类市场主体、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对气象科普的作用,为扩大气象科普产品的供给和应用打下物质基础。
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应围绕当前气象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实施,在全社会普及“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重要理念,强化意识,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密切结合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加强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作出气象部门的贡献。
参考文献
何学勇.气象科普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陕西气象,2009(6):49-50.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Z].北京,2006.
[3]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北京,2009.,提高科普工作的全局性,实施具有计划性的整体策划,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科普手段及其效益的调查和研究。注重科普内容的实效性和适用性,提高科普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本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源于:论文范文www.808so.com,制定贴近人民群众和社会需求的科普工作计划。突破传统报刊宣传的僵化模式,与时俱进地利用 WWw.808so.com 808论文查重

点赞:33633 浏览:156857